
今年4月19日,在时隔22年后,郧县汉江大桥首次更换全部200根斜拉索。记者昨日实地探访发现,目前已更换52根,完成工程总量的1/4,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
施工相关负责人介绍,200根斜拉索中最长的一根达219米,重13.96吨,长度在全国所有桥梁使用的斜拉索中居首。
最长斜拉索长达219米,重近14吨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郧县汉江大桥(原郧县汉江公路大桥,俗称“一桥”)看到,一个个直径达两米的展索盘堆放在桥头,工人们正在切割拆除旧斜拉索,同时将新斜拉索一点点展开。
“此次维修重点是对大桥200根斜拉索全部更换。新换的斜拉索中,最长的219米,重达13.96吨;最短的55.58米,重2.2吨。”郧县汉江大桥维修加固工程项目高级工程师蒋玉富表示,更换的最长斜拉索是目前全国所有使用斜拉索桥梁中最长的一根,展开长度有郧县汉江大桥主跨的一半。
蒋玉富介绍,200根斜拉索直径从87毫米—133毫米不等,每根斜拉索都是由直径7毫米的镀锌钢丝拧在一起,再经过复杂材料合成,就像一根根细绳扭在一起成一根粗绳。
记者看到,这些斜拉索在展开时,全部由塑料严严实实包裹,没有一点裸露在外。
“长度都是提前在厂家预定制作好,通过大货车运送过来的。”蒋玉富介绍,更新的斜拉索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即使外层PE套稍微破损,都会影响内部钢丝强度。所以,在展开斜拉索时,必须用20个展索小车支撑在下面,中间还要垫上一层厚厚的橡皮,然后由卷扬机慢慢拉动展开,一根斜拉索仅展开一道工序就需要一个小时。
工人坐吊篮在近百米高空安装
这么重、这么长的斜拉索是怎样固定在大桥上的?记者仰头看到,一个电动吊篮在徐徐往近百米高的桥柱顶部上升。十余分钟后,吊篮上戴着安全帽、系着安全带的两名工人开始对吊起的斜拉索进行加固。
记者了解到,大桥两边桥墩下塔柱横梁上有一个八边形的洞口,开口约有80厘米。施工前期,工人们从洞口进入塔柱,再通过塔梯一步步爬到桥柱顶部,高约98米,仅上去一趟就要花20分钟时间。
工人到达桥柱顶部后,需要先安装吊架,然后通过吊架将斜拉索吊起来,穿过桥柱洞孔后,通过油压千斤顶张拉等复杂程序将其固定。
“斜拉索上端在桥柱固定好后,再通过大型机械将另一端吊起,穿过桥面的洞孔,用螺丝固定在箱梁上。”蒋玉富介绍,前期施工难度大,更换一根长斜拉索得两天时间,短的也得一天。现在两台机械同时施工,每天能更换两根。目前已更换52根,完成工程总量的1/4,预计11月底前能顺利完工。
“安装新斜拉索麻烦,拆除旧斜拉索也不简单。”蒋玉富告诉记者,每一根旧斜拉索必须安装两副铁夹后,再通过吊车、滑轮以及卷扬机把斜拉索拔出来,然后由工人用气割将废旧斜拉索切割成12米长,通过货车运走。
这一副铁夹由两个构件组成,加起来有150斤重,一个螺母就有一斤多重。记者在现场看到,安装铁夹时,由一名工人用力抱着,另外一名工人紧握二三十斤重的重型电钻,一点点拧紧螺丝。
大桥维修完工,可承受55吨车辆通过
记者从大桥项目部了解到,郧县汉江大桥桥塔全高为110米,主跨高度为414米,比武汉长江二桥的主跨还要长14米,系同期修建的亚洲最大、世界第二跨度的地锚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本次大桥全面维修,除了对斜拉索全部更换,还将进行桥梁的伸缩缝和无轴力铰修复以及混凝土裂纹处理等。在修复桥梁混凝土裂纹时,不仅是桥面裂纹维修,因为每一块预制箱梁节段都是空心的,所以工人必须钻进孔内修复。而孔内高度不到1.4米,维修起来难度也较大。
大桥维修完毕,相关部门将组织检测机构及相关专家按照斜拉桥的技术标准对全桥进行动静载检测,对主梁的线型、高程、轴线,主塔的水平位移,梁及塔的应力、索力进行检测,汇总出具测试报告,由专家组对大桥进行最后评估验收。
大桥维修重新通车后,能承受多大承载量?蒋玉富介绍,根据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车辆限载标准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通俗地说,车辆最重荷载为55吨,限速为40公里/小时;行人在桥面上走,每平方米能承载350公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