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日,2016年全市档案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档案局会议室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服务全市扶贫攻坚战略,市档案局在全省率先推出加强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十堰档案工作超常推进、跨越发展,创造了全省五个第一:第一个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档案馆,第一个通过新标准验收的国家一级档案馆,第一个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第一个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全省第一家“全国最美档案馆”。目前,市档案馆馆藏总量达到34.4万卷(册)。其中文书档案123716卷、专业档案83448卷、科技档案2617卷、电子档案489件、声像档案163盘、照片档案143册、实物档案2666件,资料15529卷,寄存档案114820卷。
发布会现场,市档案局发言人、副局长陶维平介绍,为服务十堰扶贫攻坚战略,市档案局在全省率先推出加强十堰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明确对全市456个重点贫困村、26万户、83万贫困群众建立精准扶贫档案,在贫困村建立包含综合管理、扶贫项目、贫困户“一户一档”以及在扶贫过程中形成的照片、音视频、电子等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将建立规范完整记录26万贫困户从入户调查、申请、评估证明、公示、审核、建卡信息、扶贫措施、脱贫评价等档案。2016年规范管理和示范创建已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发布会结束后,市档案局还现场展示了“走进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部分档案珍贵展品,包括《清康熙皇帝传位遗诏》、《“免死金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