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熊晓娟 张丽华)最是一年春好处,又逢世界读书节。书,让我们踏遍江河湖海、万水千山;书,让我们识得千种风情、万般音容。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虽然暂时困住了人们,却困不住人们抗疫的斗志,更困不住人们思想的交流、文化的传承。
抗疫期间,坚持每天半小时阅读在富川小学已成为一项常态化活动。在第25个世界读书节来临之际,富川小学特举办主题为“书香富川共成长”的师生线上读书节活动,将阅读推向了又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高潮。
4月21日上午9点,富川小学全校师生在石启顺校长的带领下,举行了读书节活动的启动仪式。首先由石启顺校长致辞。他强调,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书籍是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老师要通过阅读,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要通过阅读,改变命运、走向成功。
最后,石校长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要读健康的书,读经典、读历史、读哲学,要有选择地读、有思考地读。只有加入了思考地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我们只有在思考中明辨是非、自我反省、不断进取,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盈盈春光中,静静地品一杯清茗,看一本好书。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两者关系如何?有人曾这样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他就是余秋雨。
接着由高斌予老师为全体教师推荐同读一本书――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书中丰富的文史知识,优美的文辞,将引领我们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高老师用简短的语言生动地传递出这本书中所展示的祖国大好河山与悠久历史的变迁,以及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和文化的走向。
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那作为一名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高老师积极倡导:教学相长,师生共读才是一种双赢。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起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化素。朱永新老师说过:师生共读,是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
富川小学不仅老师爱阅读,学生也爱阅读。启动仪式上富川学子也分享了自己读书的快乐。一年级的李烜小朋友从小就在妈妈的故事声中长大,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的讲话,还看了不少故事书;三年级的蒋蕙如同学也在家长的熏陶下开始了她的阅读之路,在她的书架上有各种书籍:文学类、科普类、历史类。每读一本书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一次洗礼。
我校在确立了“阅读点亮人生,书香溢满校园”的特色办学之路后,我们一直把诵读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诵读活动与课余时间相结合,把诵读活动与各类竞赛相结合。开展了课内海量阅读,课外班班共读活动,打造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书香校园。
在疫情期间,提出“六个一”线上教学,每天阅读半小时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孩子们也都津津有味地读起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瞧,他们读得多认真呀!有的自读自乐、有的讲给爸妈听、有的与爸妈合作读……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世上一日,书中千年,落花流水,天上人间”。读书,是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愿不负岁月的我们,与书,有一次次美丽的遇见。 (编辑:黄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