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眼下,湖北正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
在位于光谷的科大讯飞华中人工智能研究院内,研发人员正在升级企业最核心的自然语言理解算法,这项算法可以让计算机对语言、语义等进行精准分析,为建模提供精准的素材,在医疗领域,用这套算法可以对病历、处方、检查和检验结果进行解析,实现对突发传染病的提前识别、预警。
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医疗研发中心负责人肖桥:“依托我们最核心的对于自然语言的理解,结构化解析的技术,提前把突发的公关事件的风险能够提前发出来。”
如何让这套算法快速推广,应用于更多领域,在政府补贴的支持下,科大讯飞建立了以湖北科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相关部门还牵线搭桥,帮他们引入了智能汽车、生物健康等领域的100多家企业,和国内20多个城市的资源,帮助企业加速成果转化。现在,平台入驻企业带动的产值已超2亿元。
科大讯飞武汉产业加速中心总经理王代尧:“十四五规划期间,培育超百家企业,推动5个应用成果达到规模化应用水平,在武汉打造一个围绕数字经济建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数字技术加速产业化的同时,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也在加速进行。近年来,武汉年均滚动实施500个技改项目,立项改造工业智能化项目超千项。在长飞数字孪生工厂,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5G+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对国内外十多家工厂及其内部设备、产品的动态建模和实时控制。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昕:“这个工厂里的所有的东西系统上也可以同步建立一个新的模型,仿真就效率更高、更实时化,整个的生产运行效率大概提高了15%。”
为了让省内制造业企业更好地使用、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湖北连续出台了“技改13条”“数字经济13条”5G+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在这样的帮助之下,长飞的数字化升级方案迅速延伸,已经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2000多家企业。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昕:“跨行业我们也进行一定的推广,在新能源这一块,在纺织行业、电力装备行业使我们整个的产业数字化能够覆盖得更广泛。”
围绕数字经济领域应用,湖北已经建成了37个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今年,湖北还将建立省级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库,打造100个惠企利民的典型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钱雪松:“拓展数字应用场景来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在商业和农业等行业大力推进我们的数字化、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