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2月1日起,武汉地铁上调票价,起步价涨幅最高达到了100%,票价一跃从全国最便宜城市之一涨到最贵之一,让众多上班族直呼“坐不起”!948交通广播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查采访。
每天早上7点半,家住汉口后湖的方先生,都会准时来到后湖大道地铁站,刷卡乘坐3号线,经过9站大约8.51公里后,到达工作地范湖站。出站时,刷卡显示扣除掉了3.6元。而在今年2月1日前,只需1.8元。他对记者说,原来坐地铁上班才1块8,现在涨价以后直接翻了一番,要3块6了。而且距离还是那么长,对我们这些上班族而言,对地铁依赖度还是很高的,这无形中相当于增加了上班族很多开销。
方先生的抱怨,从侧面反映了大多数市民的心声。数据显示,涨价后武汉地铁9公里至48公里票价与广州、深圳、杭州相当,从全国最便宜城市之一涨到最贵之一。从本次武汉地铁调价后的价格表来看,其标准按里程分段计价,即4公里以内(含4公里)2元;4-12公里(含12公里),1元/4公里;12-24公里(含24公里),1元/6公里。因中长客流是主要的运力保障范围,所以涨幅更高,但是车速、发车间隔和收班时间并没有改变,很多乘客体验不到价格与服务之间的对等。市民黄先生认为,票价是涨了,但武汉地铁还是晚上10点半收班。有些大城市晚上11点、12点还有车可以坐。而且这个票价涨了之后,地铁的营运速度为什么不能提起来呢? 涨价的同时,怎么不把服务跟上?
武汉地铁票价上调,引起了众多上班族的讨论。不少乘客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票价不符合武汉人均收入水平。有一部分人对地铁适当提升票价表示理解,但同时也认为,涨价的同时也应该提升服务质量。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地铁晚上10:30就收班,在国内二线城市中算是早的;武汉地铁的速度也比较慢;部分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过长;地铁和公交之间没有换乘优惠也备受质疑。家住汉阳的谢先生说,其实很多人出发地和目的地都不是在地铁的边上,都需要公交转地铁。但是别的城市公交转地铁都有优惠,武汉什么都没有,公交站与地铁站有的距离也蛮遥远,换乘非常不方便。
网友纷纷质疑地铁涨价不合理
票价上涨后,武汉地铁尽管在支付宝等平台上推出了乘坐地铁的优惠政策,但优惠的额度和优惠的类型,显然不能满足上班族出行的需求。市民马莉对记者说,支付宝上推出的优惠卡它都是限时的,应该放宽限制条件。还有就是针对学生的优惠、困难群众、低保人员的这个优惠、还有经常刷卡坐地铁人的优惠,都应该要有明显的差异,我觉得地铁集团应该要拿出诚意来!
据了解,在武汉地铁调整票价后,江苏南京也于今年3月31日正式提高地铁票价,虽然起步价均为2元4公里,但涨幅明显小于武汉,且与公交车、有轨电车、轮渡之间,均有换乘优惠政策。特约评论员梅志罡教授认为,武汉地铁在这些方面,尽管也做了一些调整,但是在相对的便捷性、相对的服务时间、相对的这种乘客的体验感方面,还有待提升。武汉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化的大都市,特别是在迎接军运会到来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让老百姓的这种体验感再好一点,那么涨价后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小一点。
地铁与市民出行关系最紧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途径。有交通专家指出,地铁的建设得到了政府大量补贴,也承担了公共服务职能,就不能一味地以牟利为目的,理应向市民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况且公共交通,靠的就是低廉的票价,吸引大客流,也可以真正发挥其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作用。如果性价比没有体现出来,选择开车上下班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如今哪怕是地铁票价上涨数倍,上班族依然忍痛选择乘地铁。这也表明,地铁实行调价政策,非但缓解不了城市交通压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上班族的出行成本。
专家们还认为,地铁公司在涨价的同时,应该提高服务质量标准、优化运营策略。给予高频乘客一定的优惠,例如北京地铁每月车费超过100元后,多出部分可享受折扣。在票种组合方面进行更多探索。台北、香港、东京等城市的地铁均推出了多种套票。而多样化的票种有助于吸引不同需求的乘客,也有利于地铁公司增加收入。
(央广中国交通广播记者张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