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美丽中国长江行】从长江出发从长江归来——湖北告诉你长江到底有多美?
2018-05-23 13:30:59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QQ图片20180523125012.png

5月14日18日,全国28家媒体的30余名记者一起,奔赴武汉、黄冈、荆州、宜昌四个长江沿线城市深入采访报道。大家一边记录着长江沿线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一边不得不为很多可喜的改变和感人的故事加油点赞。

QQ图片20180523125000.png

几天的所见所闻,我们感受到了,沿长江经济带所有城市都在“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指引下,拆除码头、搬迁化工厂、植树种草恢复湿地,一场生态修复的新实践正在万里长江沿岸展开。为他们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双击666,为他们在长江大保护的决心和务实行动,游艇火箭刷起来。

QQ图片20180523125024.png

美丽中国长江行的采访暂告一段落,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始终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回味“长江绿心东湖绿道”的速度、激情与浪漫;一起体验蕲春一棵小草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龙须沟如何变成景观河?一起感受从“险在荆江”到“美在荆江”的巨变,石首的麋鹿江豚告诉我们:留住天使的微笑百家化工企业“关转搬”河湖长披星戴月用脚步丈量和坚守在河与湖的生命线,让我们一起倾听宜昌“加减乘除”式的发展倾情于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QQ图片20180523124405.png


【武汉之声】长江绿心和钢都有话要说

“世界级慢生活”体验嘉年华

 

QQ图片20180523124538.png

QQ图片20180523124602.png

QQ图片20180523124616.png


水是湖北的标签。俯瞰碧波无垠的湖水,一条环湖绿链婀娜蜿蜒于湖面,这是武汉的东湖绿道。

东湖绿道总长101.98公里,宽6米,是国内最长5A级城区旅游景区绿道,也是东湖风景区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的核心工程。分为听涛道、湖中道、白马道、郊野道、森林道、磨山道、和湖山道七段主题景观,它充分依托东湖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将东湖打造成武汉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当人在绿道上散步时,松鼠、野兔可以无拘束地在绿道下玩耍。郊野道九曲十八弯,尽量不去打扰樟树的宁静,磨山道收窄自己,因为它经过参天大树的领地。

湖边骑车,林中散步,成为武汉市民的休闲日常。这就是江城的诗意生活。

东湖绿道鼓励绿色出行,采用了全球首创的四维立体交通绿道,既有1.5米宽的步行道,又有6米宽的自行车道,来这里的人可以选择步行、自行车、电瓶游览车,或者从湖面乘船进出,享受慢生活的节奏。

东湖绿道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净化东湖水体,促进东湖生态系统的修复。目前,三期工程仍在规划建设当中。

以创建“世界级绿道”为宗旨,以千年之作,传世经典的信念,将东湖绿道打造成最美丽、最幽静、最具湖光山色、最富人文气息的环湖绿道,以道串珠把东湖打造成“城市名片”,让市民和游客体验“世界级慢生活”嘉年华

QQ图片20180523124550.png

QQ图片20180523124627.png

QQ图片20180523124927.png

“钢都”的江滩“会呼吸”

作为“钢都”的武汉市青山区如今建成了滨江城市景观带“会呼吸”的江滩。

据悉,在青山江滩建设中,综合运用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尽可能减少硬化面积,多用透水铺装,建有一条800余米的生态草沟,每逢降雨能够就地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养护草沟中的各类植物,促进周边环境更加生态,保证四季风景优美。

青山江滩东靠临江大道,西抵长江,结合青山滨江商务区建设,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将堤与滩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江滩、提防三位一体”的景观结构,打造了一片充满活力和时尚的青山滨江城市景观带,让江滩“会呼吸”。

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历史内涵,青山江滩以最少干预的原则设计建设了雨水花园、体育运动、都市时尚、工业遗迹、市民之家、青山记忆六大景观分区,各区域之间无缝过渡,浑然天成。每到节假闲暇时,昔日芜杂的江边荒地就成了市民们健身嬉戏娱乐的乐园。

 

QQ图片20180523125138.png

【黄冈之声】一棵小草和“龙须沟”的力量

4万多农户种植蕲艾脱贫

 

60多岁的王江和是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管凉村的一位农民,也是当地“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

“虽然只有八分艾地,端午前后就可以收割第一茬艾叶,至少可以卖2000元以上!”王江和乐滋滋地说。

在湖北蕲春,和王江和一样种植蕲艾的农户已达4万多人,全县蕲艾种植面积达16万亩以上,带动周边的浠水、武穴、罗田等几个县市种植蕲艾10万亩以上。

昔日一株随处可见的艾草,如今变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神仙草”。

从政府层面,当地建立药材种植奖励基金,从鼓励药农种植蕲艾入手,凡是每种植一亩蕲艾的农户,每亩可获得100元奖励。而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蕲艾种植的,每亩奖励标准则提高至400元。同时,政府每年拿出6000万元,建立“孵化基金”,采取以贴息方式用于蕲艾企业周转,鼓励蕲艾加工、销售、研发企业壮大。

从市场层面,一批涉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大量企业直接走向田间地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源头种植蕲艾——加工蕲艾——销售艾制品——产品研发,形成一条龙、全产业链格局。截至2017年末,全县工商注册涉艾企业达到1100余家。蕲艾产业年产值每年以10亿元速度递增,助推当地医药产值跨过100亿元关口。

从销售层面,蕲春联合淘宝、天猫等销售平台,为蕲艾产品外销搭建起快速通道。截至2017年末,全县从事蕲艾电商的业主超过2000家。全国50多家物流配送企业在蕲春设立分支机构,几年时间,蕲春一跃成为阿里巴巴“全国电商十强县市”。

“龙须沟”里有

谈及雷溪河的变迁,蕲春县城区一家企业退休职工李馨感慨万分地说,昔日“龙须沟”,今日景观河,周边的群众别提有多高兴了!

几十年了,河里没有看到鱼儿雷溪河从上游的黄厂水库泄洪闸蜿蜒而下,直达长江。

全长40.4公里的河流就像一条彩带,镶嵌在这个有着沧桑历史的古城版图上,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脉动。

它流经当地四个乡镇,不仅在县城城区内拐了一个巨大的弧度,更是当地40万亩良田的重要灌溉来源。 

“30多年前的雷溪河,不仅水流清澈,而且到处可见小鱼小虾,河边杨柳下挂,风景美极了!”在县城生活了一辈子的市民龚家新有感而发地说。

为根治和改善河流的水质,当地党委政府屡次重拳出击,采取了截污、改网等系列举措,数百次组织城区单位的干部职工以义务劳动的方式下河清淤……

按照“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尊重民意、坚持循序渐进、坚持综合整治、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计划每年整治和建设1公里,通过“以点带面、连片成线”的方式,力争五年左右时间完成雷溪河城区段的整治改造任务。

按照“一带、三区、十景”结构布局。“一带”,指河道景观贯穿东西的自然游赏带;“三区”,即京九大道至七里桥生态景观区、七里桥至三路桥运动康体游憩区、三路桥至四路桥文化展示体验区。

经过为期近两年的改造,一期工程共完成水域综合治理,河道清淤扩卡;护岸工程建设;一河两岸排污管网工程建设;一河两岸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一河两岸亮化景观工程建设;一河两岸房屋建筑立面改造;桥梁美化装饰工程建设等七大任务。

 

QQ图片20180523125149.png


【荆州之声】一岸一鹿一豚留住天使的微笑

“守”长江生态生命线

 

沙市号称“百年商埠”,拥有长江岸线12.64公里,共有企事业单位72家,居民1182户,其中港口企业17家,码头泊位34处。两年来,沙市区强力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保护饮用水源地,打响了一场长江大保护的攻坚战。

沙市区环保分局局长于露说:“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既是中央要求,也是沙市责任。”

按计划,17家港口企业和34处码头泊位要到2017年12月底完成拆除搬迁。实际上,到9月底,17家企业、34处码头泊位的房屋和设备全部自行拆除,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我们没有发生一起强拆,全部都是企业自行拆除的。”范芃说,长江大保护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2017年8月份整整一个月,专班人员日日夜夜守在长江边,白天到企业码头,晚上到居民家里,一家一家企业,一户一户居民,上门做工作。专班中有社区、交通、河事、海事、港航等部门工作人员,对港口企业和码头状况都非常熟悉,交流起来比较顺畅。

专班又帮助企业积极寻找出路。“整治工作不是要把企业整死。我们要的是美丽环境,企业要的是经营生存,两方面并不是零和游戏。”范芃说,专班根据每家企业特点不一,执行“一企一策”,尽最大努力减少企业损失。

目前,沙市区码头整治过后的岸线,都已经披上了绿装。按照全市荆江风情带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建设,沙市区不仅将还给长江一片绿色,还将着力打造沙市洋码头文化产业创意园,通过灯塔广场、谷码头、大慈街巷、老水厂情景空间、打包厂情景空间、候船室情景空间、活力28记忆园、文星花园、江渎宫和楚辞园等十大景点,重现沙市百年繁华胜景。

QQ图片20180523125215.png

野生麇鹿数量突破千头

每年3月至5月,石首天鹅洲麋鹿保护区的麋鹿迎来了产仔高峰。100多只小麋鹿的降生让这个长江中游特有的麋鹿野生种群不断壮大。“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这诗情画意的江南美景中,有着一段石首市给麋鹿让地8000亩的佳话。

有着独特的“九曲回肠”的湿地地貌,弯曲的河道犹如天鹅翅膀,怀抱椭圆如鹅蛋的天鹅洲岛。正是这样与世隔绝的天然屏障,使此处河滩隔绝了人类干扰,留下了2.3万亩适宜麋鹿生存的湿地系统。

麋鹿俗称“四不像”,1993年、1994年和2002年三次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引进了94头麋鹿发展至今,现在麋鹿自然保护区已有1000余头且全是自然放养的麋鹿。麋鹿的繁衍,也意味着我国结束了数百年无野生麋鹿种群的历史。

“不管是解决缓冲区的问题,还是麋鹿种群的发展,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起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副主任蔡家奇表示。

当地村民表示:天鹅洲生态资源这么好,又有麋鹿和江豚两个‘国宝’,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石首天鹅洲柴码头村民黄锡泉:“把我们这里的生态旅游发展起来了,我们这里就是金山银山了。”

80头江豚群体共舞幸福曲

石首市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养员正在给网箱里的江豚喂食。网箱里有3条江豚,2大1小,一家三口,夫妻分别叫“天天”“鹅鹅”,女儿“娇娇”。

1992年,国务院批复成立石首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年,有关部门在长江故道投放5头江豚试养,现已增至80头,形成维持自我生存和繁衍的江豚群体。

天鹅洲成为世界鲸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范例,不仅接受外地江豚输入,同时也输出江豚。近两年,天鹅洲保护区先后从江西鄱阳湖引进8头江豚,以改善种群基因,并精心挑选4头江豚迁往监利县何王庙江豚保护区,2头到安徽安庆西江保护区,还成功救治了武汉天兴洲汊湾和监利江段6头受伤江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博士认证,天鹅洲是世界上对鲸类动物实行迁地保护唯一成功的范例。

天鹅洲保护区创造了世界人工繁育江豚的先河。2008年,农业水产部门在天鹅洲长江故道修建200平方米网箱,投放“天天”和“鹅鹅”进行试养。2016年5月22日,首头人工繁育江豚“娇娇”诞生,标志着我国人工圈养江豚和繁育取得成功。

 

QQ图片20180523125204.png


【宜昌之声】百家化工企业“关转搬”河长制样板

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

 

5月17日,我们探访湖北省宜昌猇亭区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紧邻配置车间的是一片绿地,绿地上春意盎然,桂花正抽着绿叶,这里之前是化工车间。

兴发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近两年来,兴发关停了临近长江的22套总价值12亿元的生产线,腾出了900多米长江岸线。厂房虽在拆,发展并没停步。兴发的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磷化工向盐化工、硅化工延伸,磷化工产品由低端的工业级向高端的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延伸。

采访了解到,宜昌破解“化工围江”,计划到2020年,陆续关、搬、转134家化工企业,实现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与此同时,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生态复绿等工作。

走进兴发集团厂区,两句标语映入眼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推进园区沿江关、转、搬三大工程”“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绿色园区”。

作为宜昌市化工产业巨头,兴发集团曾是传统的重化工企业,资源消耗大。“因为航运的便利,以前兴发集团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在长江岸边一公里范围之内,这是污染隐患。”猇亭区委工作人员说。

近两年来,兴发关停了临近长江的22套总价值12亿元的生产线,复绿了800多亩土地。集团还投资10.7亿元,扩容改造环保装置,使污水处理系统能力达到实际需求的1.5倍。

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要下决心把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都搬出去,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

兴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以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区为试点,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摸索出了“产品高端化、产业绿色化、资源集约化、经济循环化”的发展新路,实现化工向新材料的转变。其中,电子级磷酸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代表了亚洲磷酸盐生产的最高水平;磷系阻燃剂THPO生产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有机硅生产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草甘膦清洁生产工艺全国领先。

经济动能的改变带来了环境的改变,以前,因为环境原因宜昌人都不愿去猇亭区。如今,该区城区绿化率为45.6%,城区绿地面积达11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面积为18平方米。

因磷矿、航运等资源优势,宜昌化工产业产值一度逼近2000亿元,成为该市的支柱型产业。在宜昌,破解“化工围江”之战,并不是猇亭一家在打。枝江姚家港化工聚集区和宜都化工聚集区的战法与猇亭如出一辙。

QQ图片20180523124437.png

QQ图片20180523124501.png

QQ图片20180523124514.png

黄柏河流域整治成为湖北河长制样板

“夷陵区率先在湖北省实施了区、乡、村、户等四级河长制,保证所有的河流沿河的垃圾和排污24小时都有人负责治理。河长制是从2014年开始谋划的,2015年正式开启试点。”站在黄柏河边,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宜昌生物产业园协调办主任刘红对记者说。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位于三峡坝库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区水源保护区和三峡坝库区重要生态屏障区;黄柏河属于长江一级支流,是宜昌的“母亲河”,是城区百万人口饮用水和百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地,维护黄柏河流域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夷陵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守河有责、守河负责、守河尽责”,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打赢黄柏河生态“保卫战”;坚持先截污后治污、先点源后面源、先治本再治标、先堵住污染源头再生态补水;坚持项目引领,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推进黄柏河生态脆弱区域和饮用水源区生态修复。

除了实施河长制,刘红告诉记者,夷陵区还通过立法和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来保护黄柏河。“2017年宜昌市人大专门就黄柏河立法,《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出台,通过顶层设计的立法工作,让沿河的企业和老百姓有法可依,依法守法。除了顶层设计以外,区委政府还抓紧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率先在湖北省设立环保警察大队、环境污染应急监控指挥中心,在综合协调这方面,夷陵区单独设立了生态办、环卫办,统筹协调全区的生态治理工作。”

通过对黄柏河系统全面的综合治理,黄柏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已基本实现“水污染全面遏制、水环境全面改善、水生态全面修复”,“人水合一、河畅景美、亲水宜居”的总体目标。还探索出了探索出“环保立法、行政改革、资本市场、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公民意识”六个层面的生态治理体系。黄柏河流域整治也成为湖北省河流综合治理的示范区、河长制工作的样板区。


美丽长江,有江便有爱,有思有魂。一副画卷写意长江湖北段颜值,一条长江浩荡奔腾穿越几多风情。湖北不仅仅因为有长江,也不单单因为有诗意。湖北,这是一有故事、有诗意、有文化、有思想、有精神、有灵魂的三楚大地

北,在治理长江、汉江和湖泊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的举措,体现了湖北担当和湖北作为。“湖北治水法典”写意水墨荆楚,让我们一起给力和点赞!(传东 竟成 杨扬 海翔 )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