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首批公立医院改革 病人算账:价检查费下调受益明显
2018-01-21 09:59:42   来源:网络

昨起,我市公立医院改革首批18家试点医院正式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长报日报记者三路探访市普爱医院、市五医院、市武昌医院、江夏区中医医院4家试点医院发现,绝大部分患者及医务人员对药价及医疗服务价格“两降一升”表示欢迎。

此次改革药品价格下降15%(中药饮片除外),大型检查项目价格下降10%-15%,实验室检验项目下降8%,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费、护理、手术费等价格适当提升。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一年药费少花2800多元

“我本来一直在药店买药的,看新闻说五医院药价调整,今天特地来开药的,果然便宜了不少。”昨日上午,在市五医院门诊等着拿药的许先生对记者说。他算了笔账,价格改革后,他一年的药费,比以前少了2851元。

许先生57岁,家住汉阳七里庙,8年前查出糖尿病,一直在用达美康、立普妥、阿卡波糖等5种药物。去年12月,他又查出冠心病,在亚心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术后,他需要服用呋塞米、倍他乐克等4种心脏病药。这次价格调整前,这9种药他都是在家附近一家药店买。糖尿病药每月要花509元,心脏病药每月要花417元,因为药店有积分优惠活动,所以一年下来总开销是11000多元,比在医院开药便宜400多元。

“根据新价格,我如果在医院开药,糖尿病的药一个月只要378元,心脏病的只要310元,一年下来会比我现在在药店买药要少2851元,相当于便宜了1/4”。

杨新臣老人今年68岁,他上周五预约了市普爱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林梅医生,周一大清早赶来复查看病。

“我有冠心病、心脏病、糖尿病等重症,连续8年都在看病治疗”,杨新臣告诉记者,他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以往每年要花9000元到10000元在药费上,幸亏有医保。

林梅介绍,杨老先生最常用的药开格列齐特缓释片,调价前49元,现在43元。而他当天的药费322.9元和检查费222.53元,加上医疗报销和现在药品、检查费的双降,他最后的自费部分总共不到50元。“这对于慢性病,长期需要用药的患者来说,省下的其实是一大笔钱”。

剖腹产手术费涨400元

产妇们对调价反应平静

这次调价,生孩子的费用也有一定变化。如果是顺产,医疗费的主要构成是药费、B超检查费、化验费、顺产接生费用、换药和护理费等。由于单胎顺产接生仅由原来的500元上调了100元,而药费、检查费和化验费共计下降300元以上,因此正常顺产的产妇医疗总费用是持平或略有下降。

但对于剖腹产来说,常规情况下,首次剖宫的手术费从之前的800元上调到1200元,二次剖宫手术费从1300元涨到了1700元,均上涨了400元。医疗总费用略有上涨。但如果产妇后期药物用得多,因为药价便宜了,则有可能把手术费增加部分抵消,最终持平。

记者在医院采访了解到,产妇们对调价一事反应平静。“看上去手术费增加了不少,但剖腹产总费用本来就至少要万把块,涨个几百块感觉不明显,而且生育保险大头都能报了。”两天前在五医院做完剖腹产手术的陈女士说。

多家医院未涨专家诊查费

按照本次医改,专家诊查费属于上涨项目,主任医师诊查费由8元涨到20元,涨幅较大。但记者发现,实际上市普爱医院、市五医院、市武昌医院等多家医院并未涨价。

普爱医院院长胡绍介绍,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目前不提升专家诊查费价格。武昌医院副院长刘智明也表示,辖区居民多是老企业职工,消费水平不高,为患者考虑暂时不上调这部分费用。

记者昨日多路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对此次公立医院改革持支持态度,对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部分,尤其受到欢迎。

手术费上调其实是对患者生命价值的尊重

市武昌医院副院长刘智明表示,医改离不开医务人员支持。以自己从事的脑外科领域为例,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脑外科手术,其手术费15年未上调。如一台深度脑肿瘤切除手术,调价前是4000元,需要2至3名手术医生、2名手术护士、2名麻醉医生,共6至7人合作完成,至少要在手术台上站着工作7至8个小时。排除医院设备维护等成本,能用于医护人员报酬的费用约为30%。

记者发现,以此为例,医护人员手术费用人均每小时才20至30元,与目前江城家政服务人员的每小时收入相当,甚至更低。而培养一个专科医生,目前在我国至少需要11年。

本次调价,深度脑部肿瘤的相关手术费提高到4500元。刘智明说,这是对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尊重,为医护人员带来更大的信心。

试点医院、江夏区中医医院普外科主任陈建新表示,上调手术费,不仅是对医生劳务价值的尊重,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阑尾炎手术,调价前的手术费是600元,常规需要至少4名医护人员、2个小时完成。而一台车到4S店保养一次,一名技术人员操作半个小时,收费400元,“对人的维护价格其实不如车”。

患者得了实惠,医生也更有动力去精进医术

 

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晓梅表示,此次改革肯定了医生的劳动价值,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在消化科,需要操作内镜、出报告、做手术,一站一上午,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承担风险,经常累得汗流浃背不能休息。但是以前的定价体系,并未与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相对应。“会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不与回报相挂钩。这次改革则是在朝将两者挂钩这个方向上来改进,让医生更有动力去精进医术”。

普爱医院心内科主任彭定凤认为,医生的劳务价值,就应该根据技术含量的高低和风险评估来进行区别,这样才能激发工作的激情和热情。“这次医改在让利于民的同时,肯定了医务人员的付出,在更高层面,对医患关系和社会和谐都是有利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肝胆外科医生表示,医护的技术劳务价值,这次在“阳光下”得到应有体现,不再被患者猜忌,“钱被医生赚走了”。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期待患者得到实惠,医生获得真正尊重。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