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嘀”一声文物解码 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亮相2025文博会
2025-09-13 01:52:13   来源:今日湖北

“嘀——”一声轻响,古瓷器溯源手持测试仪轻触一件藏品,电脑屏幕随后呈现出检测报告:“明代晚期,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9月12日,在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展区内这件高科技检测设备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文物年代被迅速解码。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这神奇时刻,迫不及待地分享到社交媒体。

图片1.png

“这是我们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深入合作开发的古陶瓷科技检测系统,让深奥的文物鉴定更直观可感。”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党支部书记兼执行会长杨志军边演示边介绍。在他手中,测温枪大小的蓝色检测仪轻轻一扫,瓷器的胎釉成分、烧造年代、传承脉络等详细信息即刻呈现。这种科技与传统的完美结合,瞬间拉近了千年文物与当代观众的距离,科检与眼学相结合未来将逐渐成为古玩断代鉴定方式。

图片2.png

作为全场唯一的艺博类商会展区,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共有十大板块:古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古代金铜造像、近现代书画、当代中国画、当代西画、红巷画家村团体创作、非遗工艺(涵盖汉楚插花、盆景艺术、古琴及沉香工坊)、珠宝工坊、卢纲签书以及古瓷检测互动等。每一个板块皆精心策展,既有历史厚度,亦具时代新意。

图片3.png


图片4.png

走进230余平方米的展区,仿佛步入一条时空长廊。古瓷与古铜造像叙说着古代故事;近现代书画中展示了清代两个驻鄂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书法,辛亥风云中的孙中山、刘心源的书法以及民国梅社画会作品和当代湖北国画八老的部分作品,映衬着近现代大武汉的故事;当代中国画展区里,李无忌与丁竹君的反映长江风情、山水和人物主题事件的作品,以恢宏笔触勾勒出长江山川及历史名人的时代图景;西画板块中,周向林与凯瑞的油画与版画时尚靓丽又富含隐喻;珠宝专委会会长刘雪晖的“宝也珠宝”作为原创设计团队,自有工坊,在现场为市民们介绍珠宝设计理念,而汉楚插花非遗传承人及府河园盆景则在现场演示传统技艺……

图片5.png

延续着传统文化的韵律,在古琴艺术专区,商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彭子轩现场演奏《高山流水》等经典名曲,并演示了古琴独特的意境音色表现力。通过特殊指法与编曲,她展现了多种不同的意境音效,如清水、涟漪、山雾、海涛、钟声等,其细腻、生动和多维的听觉体验远超许多现代乐器。这些音效能够增强艺术品的感染力,为画面注入更丰富的感知维度。

图片6.png

商会瓷器专委会展出了珍贵的青花釉里红精品,其专委会会长、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卫介绍,该展区系统呈现了从明清延续至现代不同窑口的经典作品,清晰勾勒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与技艺传承。观众可以欣赏到胎质细腻、发色纯正的传统青花,也能领略到现代陶艺家在工艺与审美上的创新突破。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出陶瓷艺术跨越时空的持久魅力,成为观众深入了解中华瓷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片7.png

在特别设置的青田石雕专区,青田县山口石雕厂厂长陈勇华介绍,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著名品牌,此次带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以龙蛋石雕刻经典作品《花好月圆》、张爱廷以金玉冻雕刻的《金碧辉煌》、潘成松采用封门青创作的《百财》等代表作,充分展现青田石雕“镂雕精细、层次丰富、写实传神”的技艺特点。

图片8.png

在谈及当下的文化消费趋势时,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会长李井冈觉得,当下古玩艺术消费正发生深刻变化,与老一辈藏家注重收藏保值交流不同,年轻人更倾向于从文物中提取文化符号与美学价值,融入自身生活方式作为精神食粮。李井冈说:“他们可能收藏一个仿楚纹样书签,一把青年陶艺师的壶,不在乎是否‘到代',而在乎能否与精神世界共鸣。”

图片9.png

正是这一趋势,逐渐推动了商会探索“传统资源当代转化”的新路径。商会成立十八年来,始终致力于搭建艺术与市场、传承与创新的桥梁。李井冈坦言:“湖北虽然楚文化、青铜文化、辛亥文化、抗战首都、红色资源及长江故事等都具有丰厚的文史艺博底蕴,却尚未形成足够强劲的文化IP体系。我们需要开展更多跨协会、跨学科、跨年龄的大协作活动,这是一条漫长的产业大融合链。”

图片10.png

“如果说过去文物收藏只是‘小众雅玩',那么今天它应当成为湖北文化强省大战略中的重要成分。”在李井冈看来,文旅融合已不再是单一产业,而是关乎一省文化形象、经济转型与民众精神生活的系统大工程。因为全人类都一样,在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会更关注美好而健康的精神生活,这就是文旅产业未来将会持续发展多年的底层逻辑。

从远古青铜到当代珠宝,从晚清辛亥风云到长江新图,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用器物与绘画等艺术语言告诉我们:文化湖北,从未褪色,反而在时代更迭中愈发鲜活。正如李井冈所呼吁的:“我们希望携手更多人,一起唤醒荆楚的文博记忆,书写未来的湖北文化名片。”

据了解,为确保展会安全有序进行,该展区安保工作由武汉和为民特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全程专业保障。(齐典)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