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连续17年,1079名逝者在这里与树长眠
2025-04-01 15:06:59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通讯员 廖雨华)3月3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汉阳区扁担山公墓公益生态环保安葬祭祀仪式在园区内树葬区“流芳苑”举行,逝者亲友、汉阳区民政局、汉阳区扁担山公墓管理处、汉阳区社会福利院的党员代表以及社会志愿者等50余人参与。

1743491167282913.png

仪式在柔和的乐曲声中开启,礼仪人员列队上前,恭敬地献上祭品,司仪深情地诵读祭文,颂扬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全体人员向逝者行三鞠躬礼,4位逝者的骨灰在亲人的祝福中长眠于雪松树下。“去年来扫墓时,我们了解到汉阳节地生态安葬的政策,家人达成一致,今天这个公益葬礼,既省钱又环保,逝者安息、家人安心!”宋爹爹和家人在绿树下送别亲人的最后一程。

1743491176319336.png

近年来,汉阳区将殡葬改革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绿色生态与惠民利民导向,积极贯彻落实《武汉市基本殡葬惠民政策》,并制定了《汉阳区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在武汉市内经营性公墓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符合奖励条件的,每例可奖励2000元。汉阳区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实施2年以来,已有近50位逝者家属申领了奖补资金。

1743491185957137.png

今年是扁担山公墓推行节地生态葬的第17年,园区内树葬区“流芳苑”已累计安葬1079名逝者的骨灰。从“定向邀请”到“自愿选择”,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生态来送别亲人、寄托哀思,采取将骨灰装入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埋入土中,不建造墓基、墓碑和墓穴等少占土地的方式安葬骨灰,或是采取骨灰撒散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标识的方式安葬骨灰,让生命回归自然,以文明浸润人心。

“身前我们享受国家供养,身后不能再为国家添负担!”来自汉阳区社会福利院的集中供养特困老人毛爹爹说,“今天的仪式很好,我‘百年’后就这么办。”“福利院的特困老人最担心的就是‘身后事’,通过现场参与观摩了解这种既庄重又具有仪式感的公益生态安葬形式,让他们身前‘老有所养’、身后‘逝有所安’,已28位老人选择树葬,每年过年、清明节期间,院里都会组织干部职工来祭扫。区社会福利院院长杨连贵介绍说。

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积极推进殡葬改革,落实节地生态安葬政策,回应群众需求,把群众“身后事”办成“暖心事”,是民政人的责任与使命。生态葬的选择始于对逝者意愿的尊重和对生态环保的支持,殡葬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公众认可度和参与度逐年提升。扁担山公墓也在积极探索个性化节地生态葬安葬服务和后续的祭奠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同时,通过移风易俗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节地生态葬的认知,弘扬文明节俭、绿色生态等殡葬新风尚。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