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深潜一生 烛照千帆——追忆黄旭华院士与英山县金铺中学的未了情缘
2025-02-14 09:30:41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作者:邹德祥2月6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这位曾隐姓埋名三十载的科学家,从2014年至2017年,他曾两次到访过大别山深处的英山县金铺中学,每次到访,都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旭华逝世的消息传来,金铺中学的孩子们在心中默念“黄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从碧波万顷的试验场到层峦叠嶂的大别山,这位用一生诠释“深潜人生”的科学家,最终在莘莘学子的青春血脉中,续写着永不下潜的航程。

    1970年“长征一号”下水,到2023年“巨浪-3”列装,中国核潜艇的航迹划出壮阔的深蓝弧线。而在大别山褶皱深处,一位老人用生命最后的烛光,为山乡少年照亮了另一片海。那些授业解惑的感人瞬间,正化作点点星光,照亮新一代人“深潜”的航程。


“国之重器”照亮“山间烛火


    “核潜艇深潜万米,需要承受千钧压力;你们攀登知识高峰,也要扛得住风雨。”2014年12月14 日,年近九旬的黄旭华院士第一次来到金铺中学,开展“院士走基层,科普进校园”活动。

    教学楼前,他驻足凝视斑驳的砖墙,轻声问校长:“孩子们知道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是哪年吗?”这个问题让现场陷入短暂沉默。随行人员回忆,那天黄老在座谈会上反复强调:“深山里的孩子更需要看到大海。”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争抢着让黄旭华院士签字,黄旭华都一一满足,“签字超过了三个小时。”

    4年多前,一名受到黄旭华勉励过的乡村学生,如今已考上211高校。“我还记得当时黄爷爷在办公室握着我的手,勉励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今在华中农业大学学习动物科学专业的王靓欢回忆起了两人4年多前见面时的场景。

    那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王靓欢第一次明白“压舱石”的分量。     

    2020年9月,正在英山县金铺中学读初三的王靓欢,作为学生代表与老师们一起前往位于武汉市的中国船舶七一九研究所,在那里见到了黄旭华院士。“我们在黄爷爷的办公室里见面,他的办公室里都是书和资料,非常震撼。“我给黄爷爷敬了少先队礼,还给他戴上了红领巾,又给黄爷爷看了由我代笔的、以全体学生名义写给他的信。”王靓欢回忆。

  当时,黄旭华院士还给王靓欢讲了他小时候拿箱子当书包、在一穷二白的年代艰苦求学的故事,黄旭华院士通过视频勉励金铺中学全体学生要“学好知识,学好本领,学会做人”。得知孩子和院士见面后,王靓欢的家人也很激动,母亲提醒王靓欢要努力学习,给同学们作出表率。

            

 “院士精神”变成“追梦动力”

 

    黄旭华第一次到访金铺中学时,有一名学生鼓起勇气向他请教“如何面对实验失败”,黄旭华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主持的首次深潜试验,潜艇下潜到230米时,艇体发出‘咔咔’异响。所有人都劝我上浮,我说再下潜5米——这5米让我们找到了材料抗压临界值。”黄旭华勉励孩子们,做学问要“深潜”,但眼光要永远浮出水面。

    黄旭华一生中的科研实验,记录着无数个5米的积累。黄旭华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孩子们。

    “金铺中学的文化墙上贴着黄爷爷的故事,以前我们每天去食堂的路上都能看到,现在我也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有幸成为了黄爷爷的‘小学弟’,黄爷爷却离开了。”2月7日,20岁的郑维台在朋友圈中看到校友们悼念黄旭华院士的文章,回忆起中学校园里和黄旭华院士相关的点点滴滴。

  2018年,13岁的郑维台进入英山县金铺中学读书。在金铺中学的校园科技馆内,还存放着黄旭华院士捐赠的模型。金铺中学将黄旭华院士的事迹张贴在校园内,勉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020年,郑维台等十名金铺中学的师生曾前往中国船舶七一九研究所,拜访黄旭华院士和张金麟院士。2023年,郑维台考入黄旭华曾就读的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物理海洋与测绘技术。当年和郑维台一同前往七一九研究所、武汉大学研学的段渤雅同学考入了武汉大学。“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像黄爷爷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郑维台说。

                                           

“深蓝基因”植入“红色土壤”

 

    “金铺中学,学中铺金。”这是黄旭华院士2014年首次走访金铺中学时留下的题字。“当时只觉得黄院士的题字在语言上很巧妙,后来我们才感悟到,他是寄语我们要在科学教育中为孩子们铺就金光大道。”英山县金铺中学科普教育负责人陈荣军回忆。

     2017年黄旭华第二次来到金铺中学时,已经年过九旬。在学校礼堂作报告时,随行人员考虑到黄老的身体状况,原本准备用U盘播放之前录好的视频,但黄旭华见到孩子们后坚持当面授课,他一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讲到动情之处声泪俱下,大家都非常感动。

     2月9日下午,金铺中学道德讲堂举行黄旭华院士追思缅怀追思活动上,师生们泣不成声。

     2月10日上午,金铺中学的学生们聚集在校园科技馆,陈荣军用手机拍摄了大家与核潜艇模型的合影照片,照片标注是:“黄爷爷,这是我们‘深潜’的地方。”

    “前辈老院士,他们科普筑梦,爱洒乡村的情怀令人钦佩。”陈荣军告诉记者,从黄旭华院士开始,中国核潜艇第三任总设计师张金麟院士、“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严新平院士等科学家多次走进金铺中学与学生们开展交流。这些科学家们的到来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努力学习、探索科学的种子。

     从惊涛骇浪中的大国重器,到层峦叠嶂间的三尺讲台,这位用一生践行“深潜报国”的科学家证明:真正的国之脊梁,既能托起钢铁巨鲸潜行龙宫,也甘作春泥滋养深山幼苗。

2月11日,中国核潜艇精神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林农、黄旭华传记作家湖北大学王艳明教授等一批与核潜艇有关的专家学者再次聚集在金铺中学,开展“核潜艇精神”研讨活动,当金铺中学的新一代 “深蓝少年”现场唱响“金铺中学,学中铺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呼号时,黄旭华院士的生命,正在碧海青山间获得永恒续航。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