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习习,稻浪起伏。
9月26日,“江城优米”金奖品种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座谈会在紫薇都市田园武汉国家农创中心仓埠水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紫薇水稻示范基地”)举行。获奖企业的代表在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武汉市种子协会和紫薇都市田园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深入田间,观摩示范品种的大田表现。
地处仓埠古镇的紫薇都市田园,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自2023年开始,与武汉市种业协会合作,打造水稻公园和“江城优米”金奖品种示范基地。
据武汉市种子协会会长崔登维介绍,今年,紫薇水稻示范基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的要求,种植了华夏香丝、泰优068、珈禾102、95优1号、邦两优香占、红香优丝苗、汇两优莹丝、19香等23个前三届“江城优米”的获奖品种。
“紫薇水稻示范基地的管理水平较高。在今年极端高温的情况下,示范种植的获奖水稻品种结实率超过了预期,几乎无病虫害,无倒伏现象,展示了获奖品种的特性和抗性”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卫兵表示。
湖北是水稻种植大省,但长时间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大米品牌。从2021年起,武汉市种业协会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支持下,连续举办了三届“江城优米”评选活动,通过获奖品种全力推广、示范种植优质水稻,促进了武汉种业振兴,提升了种企水稻种子的市场占有率,带动了种粮农民增产增收。
在“江城优米”活动的影响下,从获奖品种中涌现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大米品牌,如两届“江城优米”品种“华夏香丝”,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入选2023农业重大新产品成果,获2022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金奖。包括湖北、江西、河南、安徽、贵州在内的近200家大米加工企业、大型种植户和种业销售公司组建了“华夏香丝开发者联盟”,通过上、中、下游的协作,研发优种、培育优稻、生产优米,进一步延长华夏香丝全产业链。
武汉弘耕种业的金奖品种泰优068、泰优398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稳、抗性好、米质优的特点。其中泰优398结实率达到80.3%,整精米率68.6%米质达到国标一级,是一个特别适合虾稻共作的首选品种。
“珈禾102”,系武汉国英种业自主选育的籼型常规水稻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产量高、抗高温、抗倒伏,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感观一级,今年的推广种植面积达4万亩。
金奖品种“95优1号”的出品方----湖北谷神科技有限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先后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实施核心技术攻关,每年新配制杂交水稻组合200多个,“谷神占”和“95优1号”获评武汉市 2023“田间表现十大优秀品种”。
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红香优丝苗,米质优良、油性好、口感香甜。自2021年获得“江城优米”金奖后,销售逐年增长,市场辐射长江流域各省,并与省内米企长期探索订单种植模式,每亩产量在1300-1500斤,订单收购价稳定在1.6-1.8元/斤,亩产值达到2100元以上。播种面积由获奖前的5万亩扩大到今年的18万亩。
…………
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第一、二届“江城优米”金奖品种种植推广面积达到230多万亩,为种植农民增收4亿元。同时,推动了粮食加工企业向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丰富了市民的“米袋子”。
张启发院士团队研发的“华墨香3号”黑米,富含花青素、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入口Q弹、入喉顺滑、米饭油亮、回味甘甜等特点,作为非获奖品种,首次在紫薇水稻示范基地进行了示范种植。
赵军、丁天宇、邢冬、钟竹平等获奖品种的企业负责人和湖北省种子协会秘书长李道龙对紫薇水稻示范基地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
紫薇田园综合体负责人表示,“江城优米”金奖品种,代表了武汉农业在优质稻米种植方面的顶尖水平。他们在市种子协会的支持下,通过打造获奖水稻示范基地,增强了联农助农能力,推进了“农业+旅游研学”深度融合。
“为做大做强武汉种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江城大米品牌和水稻品种,我们与武汉市种子协会将于今年年底启动第四届‘江城优米’评选活动。”据武汉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姜正军透露,与前三届评选有所不同的是,第四届‘江城优米’的竞品将从前三届获奖的23个“回炉”品种中优中选优,最终评选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江城优米”,以此推动武汉大米由“种子好”“种得好”“产得好”向“卖得好”“吃得好”转变,让更多的武汉优质大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项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