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见自己 见时代 见世界
2024-03-27 09:40:12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读熊宗荣先生的新著《人生经纬》
文/洪威雷

总体印象

《人生经纬》以时间为轴,以作者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为节点,展现了斑驳丰富的复杂现实世界和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杂存的真实社会,以及从小在乡村低微、渺小、贫穷到多部著作面世、在祖国大地、欧美洲、非洲、东南亚留下的足迹、几十年来的政绩,获得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国家首脑的肯定、赞扬的阶层,穿越过往,确实让读者从中攫取精神丰富、品质高贵、认知深邃、格局高雅、理义绵长的营养。作者用他特有的朴实、简洁、流畅的文字话家常随性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大与小”“轻与重”“善与恶”“俗与雅”进行审美的艺术处理,将记人、写景、叙事情感大众化、民族化、伦理化、社会化、世界化,写出家族、民族、国家、世界的情感厚度,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幅人物、地理、民俗、江河、山川、大海、异域风情、名胜古迹等等色彩斑斓的感人画面。在近三十万言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王充在《论衡》中倡导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君子风格,无意中展示出作者为人处事的过人眼力、毅力、魄力和格局、境界,熔铸了仁、义、理、智、勇、信、诚的认知和品格,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启示、启迪。这是读完全书的总体印象!

亦善亦忧的心情

一场从北至南的冬雪降临大地,江城武汉今天也飘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虽然雪花轻歌曼舞,没能为城市铺银镶玉,但亦带来了寒气中的欢乐与喜悦。也就在今天,我从成都讲学回到武汉就收到湖北作家、随州市原政协副主席熊宗荣快递来厚厚的近三十万字《人生经纬》打印稿,邀约我为之作序,当时的心情是亦喜亦忧。喜的是他在出版《山道弯弯》《昔我往矣》《日照金瓯》《云水天涯》《人间正剧虎将军》之后,又撰写出既感人至深,又引人思考,既开拓视域又提升精气神的《人生经纬》。忧的一是这之前重庆袁智忠博导、成都硕导约我为他们的学术专著作序,现在熊宗荣约我作序,忧时间紧、读不透、写不好。二是熊宗荣既与我同学又同庚,虽然曾为同行、同道十余位作者的著作写序言,但为同学作序还是第一次。尤其是熊宗荣人生涉足教育界、政界、学术界、史学界、文艺界,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撰写的散文虽是体例,然形散神不散,担忧看不清这个“神”,更逮不住这个“神”,写不好这个序,故而忧之又忧!逮不住这个“神”,写不好这个序,故而忧之又忧!好在有他一再的鼓励激发,我就按早年为学生编写的教材《读写研究》中的笨办法,先通读,边读边记下既感兴趣又有感受、既有疑虑又有感悟的内容,然后再读被感动的篇章,第三次又读引人思考的段落,第四次从哲学的视角研读我认为的经典语录。“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调,观天下之阴乃知日月之行”,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演示宇宙形成变化等哲学观无不蕴含着由局部性来把握整体性的中国哲学思想,也同样深深浸润在《人生经纬》之中。古今中外,但凡优秀的散文似乎皆能既折射出作者个人的心灵、习性、品质、格局、境界,又能映衬出一个时代发展的状况,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演进的轨迹,以及作者本人道德、思想、灵性的闪光。摆在我面前的《人生经纬》就是一部内容厚实、雅俗共赏的人生足迹,社会倒影,时代反光镜。无论是对环境的描写,人物个性的刻画,还是对人间喜忧、社会冷暖、世态炎凉的叙述,无论是山间小道还是中外名胜古迹的记录,活泼而不呆板,单纯而不单薄,明白而不浅露,深沉而不装腔作态。这部显然绝非无懈可击的散文集,却使我自然而然地回到了那个饥荒、学荒的年代,又眺望到欧亚、美洲、东南亚的名胜古迹,聆听到中外、古今的传说,竟像一个求知的天真少年,整整一个月在阅读、回味《人生经纬》中度过这个既寒冷又温情的冬天。
回声自有大乾坤
《寻梦土地岭》中的土地庙,既是求神拜佛的圣地,也是保佑无病消灾的神坛。生病了,母亲到此烧香,牛死了,父亲敬呈斋饭。13岁时他考上“离家 30 多里路的中学,在饥荒的年代,他一天只吃一钵饭,饿得头晕眼花”。可祸不单行,父亲又病了。母亲既要忙着为父亲治病,又要筹作者的学费。“她先是卖鸡蛋,后是卖鸡,到后来家里值点钱的东西几乎卖光了,只得把生产队分的口粮也背到街上去卖。可怜的母亲,她那时该有多难啊!”当小脚母亲走70 多里崎岖山路,从舅舅卖腌菜那里借来两元钱赶回来送我上学与之分别时,母亲站在土地岭上嘱咐我“往前走,莫回头!”当作者走到山下很远,回首仍看到“母亲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高高的土地岭上”,耳畔仍能听到山谷中回响着母亲心灵的呼唤“往前走,莫回头”。此文不长,可四次复述“往前走,莫回头”,这既是母亲心灵的呼唤,又是精神的鼓励,更是殷切的希望。不仅给作者信心,力量,也给他做人的准则,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因为向前走,前面有人生中的沟沟坎坎,有丛生的荆棘,有看不到的暗流、漩涡、暗礁,甚至有毒蛇猛兽、惊涛骇浪,但只要有一直向前走的勇气、毅力,必会走出人生低谷,走向令人瞩目的社会大舞台。冥冥之中真的是回声自有大乾坤。熊宗荣不仅牢牢记住母亲这句话,而且真正做到了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终于从山沟走向社会大舞台。仅举他在事业的一例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他亲力亲为,克服难以想象的诸多困难,带领一个小小的县剧团,先后走到了省城、京城,走进了中南海,又先后获全国首届文华大奖四项,获全国现代戏观摩大赛七项大奖;在仕途上,从农民、民办教师,走向教研员、理论科长、副部长、中共广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广水市政协主席、随州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在旅途上,从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走向香江、濠江,从欧美走向东南亚……无论是从马德里到里斯本、从塞维利亚到哥伦布,从缅甸大金塔到爱琴海、从巴塞罗那到阿尔卑斯,还是从多瑙河到富士山、从吴哥王城到济州岛、从万象到巴厘岛、从仰光到纽约,从赫尔辛基到哈姆雷特城堡等等,熊宗荣践行老母的嘱咐“向前走,莫回头”。他撰写的《人生经纬》正如哲学家阿伦特所言:当你去的地方越多,你就会去掉地域的偏见。当你见的人越多,你就会走出身份的偏见。当你读的书越多,你就会走出时代的偏见。当你自省的次数越多,你就会走出傲慢、狂妄。因为傲慢源于浅薄,狂妄源于无知。熊宗荣从世人不知的土地岭走向世人皆知的埃及金字塔,所以他知敬畏,懂怜悯;受磨难,有韧劲;知谦卑,会宽容;察民情,行善事。每当我在省内外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等单位为干部培训班讲学时,针对当下青年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思想缺思维,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知识缺文化,不缺想法缺办法,不缺能力缺魅力,不缺活力缺定力,不缺感情缺情怀时,就把熊宗荣拉出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向前走,莫回头”知行合一后滋生出的毅力、耐力,是一个人在饱经磨难之后的坚强持久的意志和怜悯情怀;“向前走,莫回头”知行合一后滋养出的冷静、豁达,是一个人在历尽百事之后的领悟,从而体现出他的定力、胆识、智慧和格局。在此,我要说,“向前走,莫回头”看似平常平淡,但从熊宗荣的人生经历中,可知此言实为经典。中国“五经”之一的《尚书》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其所包含的思想具有启智润心的效果,对年轻人实现人生价值具有明显的借鉴、指导作用,如同《爱的奉献》歌词中所唱的:“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向前走,莫回头”在熊宗荣身上滋生出坚强、刚毅、勤劳、善良、厚道的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历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达精微致广大
《人生经纬》中的熊宗荣,以他不安于现状的思维,沉浸式的阅读,超越同龄人的胆识,过早地打开了小时生活在偏远山村的认知茧房,摆脱底层人的认知闭环,推倒周围固化而坚实的认知围墙,走出朴实而单纯思维的盲区,突破常人难以突破的“个人概念化”,从社会生活细节中透视一滴海水的种种分子。其中有几篇记叙母亲在那特殊年代中的几件小事,让我既感动又感叹,既感伤又感慨,既感悟又感召。在《饥饿的岁月》中,记叙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饥荒岁月中,农村人无粮可吃,人们先是“提着筐子四处挖野菜”“磨花生叶、花生壳、花生藤”,后是“剥树皮”“不少人浑身浮
肿”“饿得奄奄一息”“摇摇晃晃地,走着走着便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许多不幸的人们终究没有逃脱饥饿的魔掌。”可作者的母亲却把一排排向日葵秆劈开,取出“一节节雪白的芯子”,“加点盐放在锅里炒”后全家吃。这个精微小事,不仅让读者知道作者熬过了那个苦难的岁月,逃出了饥饿的阴影,“成了那个不幸时代的幸运人”,而且从中看到母亲惊人的胆识和“穷则思变”的智慧。在《表妹腊梅-追忆当年那些流逝的岁月》中,记叙了饥荒比湖北饿殍更甚的河南姑母,将其女儿腊梅送到“我家”“住了一个冬春,直到第二年大麦成熟时,才离开我家。”时至今日,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姑嫂矛盾最多。可母亲不仅接纳了腊梅,而且整个冬春长时间像一家人一样相待相处。这是多么难得的共患难,需要多么宽阔的胸襟和难得的情怀。在又短又简的叙述字里行间,不仅闪烁着母亲患难与共的高风亮节,而且浸润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善良品德。类似这样点滴的小事沉淀在作者的意思中,变化成品德流淌在作者血液中,成为他人生事业中待人处世中的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一种常常参照自省的修为。《父亲是座山母亲是片海》中,母亲两次攻坚克难救父亲,“父亲的一条命全是母亲救回来的”。可是在男尊女卑的那个年代,父亲暴躁的脾气常给母亲带来伤痛。有次为一句“你打的鱼呢?”“父亲闻言大怒,一阵高声詈骂,随后便是拳打脚踢。父亲边打边骂。”“可怜的母亲,她被打得浑身是伤,但无处诉说,只有躲在房里偷偷哭泣。哭够了,她还得擦干眼泪到隔壁万伯家借一碗米回来熬粥。粥熟了,母亲盛的第一碗照旧端到父亲面前。”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常人难有抑制情绪的定力,一点一滴沉淀在作者的心中。此刻,我感到读的不再是一篇散文,而读的是人心、人性、人生,读的是厚重的时代历史。其文平铺直叙,不事雕琢,却在读者心中掀起惊涛巨浪。在《母亲的庇荫》中,能使十几号人规避被“批斗、捆绑、吊打、监督劳改”,不能“参军、入党、招工、转干和升学”的困境和厄运,全赖“母亲的远见卓识”“庇荫”。“文盲”的“母亲确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以上母亲这些细微又精致的操作使我想到两点:
一是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古老文明都已经灭亡、消失,为什么唯独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人生经纬》中的母亲一言一行中已有明确的答案。在五千年的动乱循环中,在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的延续中,中国积淀、调试出一套精细的伦理规则。这些做人做事处世的规则落实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中,繁衍出像作者母亲身上坚韧、刚毅、顽强又善良、厚道的优良品质、品德、品格。这种坚如磐石的强大中华基因,使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至今屹立东方,闪亮世界。
二是熊宗荣为什么能从一个山村放牛娃不仅成为作家,而且成为有突出政绩的厅级公务员?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在他处事待人中,母亲的高风亮节、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宽容厚道、知事明理等等无不胜观。《昨夜星辰》中,一次作者偶然发现武汉知青明明独自一人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走近一看发现病得不轻,就赶紧借来板车,垫上草席,将两手瘦得像两根枯柴棒“奄奄一息”的明明送到相距八九里路的公社卫生院。途中有两道大坡、三条河流。在这种善举中读者亦看到他母亲善良的身影。《踏过冰凌的河流》中,作者与同伴从陡峭的“倒坡”上砍下的枯木柴,深夜走几十里山路,赤脚走过“水中结着一层薄薄的冰”的四条河,天亮时赶到城里柴火行。客行里的“小平头”说“这柴不能卖,要没收”后来又说“我帮你们想一个办法,先按八毛钱一百斤收下来,由我来处理”,这真是“斯德哥尔摩效应”。这明明是在敲诈他们。“七八百斤干柴,只卖了五块多钱。”从熊宗荣主动忍了这一点中,亦可见到母亲忍辱负重的身影。“十年过去了,我真的在这座县城做了一名级别不低的官员,但我始终没有去找那些平头的家伙算账。”作者几次路过柴火行,那“小平头”“没有血色的脸”“头发蓬乱”“丢魂落魄的样子”“蹲在墙角晒太阳”。这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言:“我不报复天报应!”“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子夜的呐喊》中,王涛校长说“宗荣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面分了我们三个民师转正指标。经学区领导研究,决定将你纳入这次转正对象。大家说,你是我们学区民师中的佼佼者,再不解决你的转正问题就不公平”当时能进入体制内吃上“皇粮”,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终身大事。可在政审、体检、考核均合格的情况下,竟然被既没参加政审、体检,又没考核的公社干部的儿媳妇顶替了。如果我们跳出情绪化的困局,把自己带入当时熊宗荣所处的情景,谁受得了这种冤屈?可熊宗荣一阵绝望之后,既没反抗、起诉,更没有沉沦、消极,而是在沉静、沉思之后更加发奋学习,沉积知识,沉淀学识,相信当时某些沉痼的不公正现象终会改变,更相信靠自己的实力可以走出阴霾,冲掉晦气。为什么在《大恩不言谢》中遇到贵人胡自香,在反反复复体检因高血压不合格的硬杠杠下,仍坚持破格录取他上大学?这不仅因为其考试成绩好,更因他会拉二胡、吹笛、弹风琴,写诗歌、散文,创作文艺节目,有些文章还公开发表。在他一系列的人生波折中我们仍看到母亲忍耐、刚毅、坚强的品质,以及顽强的生命状态,向社会表达出倔强的力量。这种能穿越时空的力量给人以深沉和激烈的震撼。由此我们从中感知到,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一个人没有进入绝境,没有步入过万念俱灰,没有体验过绝望,这个人很难干成大事。太顺利的人,往往一碰到问题就被击倒。《天魔地魔》中记述了 1978年令人“后怕”的那次“渴死耕牛”的“大旱”。在“以粮为纲”“成绩好坏全凭秋后‘比秤砣’的年代”,大旱之下到底是保中稻收成还是抢插晚稻的两难选择中,面对上级“抢插晚稻”的指示,心知肚明这会两败俱伤的基层干部都“沉默”了。“顺上”的工作作风最终插上了晚稻,结果是“中稻大部分没收成”,“晚稻秧……变成了焦黄的枯草。”作为工作队成员的作者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越是住久了的地方,党群关系越紧张。”这个现象的背后不仅是透露出干部工作作风问题,更反映出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揭示出波澜不惊的日常工作表层下的痼疾。为什么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均强调“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都是有针对性的,而作者在“吃了一百副中药”的折磨中,带领民众凿水井,先解决了人们生活饮水困难。该文结尾处,喊出了真正政治家喊出的民众心声:“我的心情很沉重,一种莫名的悲凉蓦然涌现在我的脑隙。我在心里默默地念道:该结束了!这里的自主权应该属于这些土地的真正主人!”这是希望国泰民安有良知者的心声。尽管作者用词是“默默地念叨”,可作为读者,却感到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喊出了从“五四运动”以来人民大众一直在喊的心声,鲁迅说过:“一个人沉默叫思考,一群人沉默叫冷漠,所以沉默叫黑暗。不要以为你的声音无关紧要,每一个人发声,世界就会走到光明的路。”当然,这之中亦伴随着母亲“向前走,莫回头”深情地呼唤,满怀的期盼。因此我想到国民性问题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制度、意识、习惯长期互相作用形成的一种文化构造。文化构造通过环境的示范效应和一代代传承,就变成了人们不自觉的心理和行为。《人生经纬》中诸如此类的精微叙述、描写、感慨,不仅使其散文呈现出深层意蕴,实现既增殖又增值,而且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精神世界。回望往昔与故土,故乡不再只是个人的记忆和生命体验,而是承载了作者生活在那个时代这方土地上人们的历史。熊宗荣在书写中不仅关注家族、家乡人的命运,更关涉到时代历史的思考。《清泪铅水哭慈母》中96 行诗句,哭的既是个体母亲,又何尝不是天下苍生。96行诗句中流淌出的情操和精神,让读者深切感知到这是中国人精神的颂歌,中国人精神的传承,中国人精神的怀念,中国人精神的铭记。96句诗在彰显作者学识、才华、智慧的同时,不仅能提升读者的认知、素养,更能浸润我们的生命。
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生经纬》记人叙事、议论抒情中所体现出的诚恳、诚心、诚实、诚挚、诚然、诚朴、诚谛,达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强调的“圆照之象”的境界。
深层真实的灵韵细节
读《人生经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时空的阻隔未阻断作者对故乡的血脉情缘,在字里行间呈现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经历,也是他世界观和性格塑造和养成之地,更是品格和审美基因的形成之所。在与同伴放牛、嬉闹,与兄长深山采中草药,与同事吹拉弹唱,与工作组住队抗旱等等细节中,无不深藏着对故乡深厚的情思和熟稔于心的深情。故乡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无论在回望往昔与故土的记叙中,还是对国内外名胜古迹的探究中,细腻真切的灵韵细节描写,是他最突出的艺术手法之一,也是《人生经纬》显著文学艺术特色。
《又闻河畔柳笛声》中门前的小河,“那水清亮亮的,往水中一看,能照出自己的影子……水面上游动的多是‘小白条’,这种鱼喜群游,成群结队地在水面窜来窜去。”《雷雨过后上山采蘑菇》中是这样描写蘑菇的,青山之中“看上去像一把雪白的小伞。小伞下面有一根寸把长的柱子,将圆形的伞盖支撑。小伞的背面是平平的,中间有个不明显的窝窝,而没有真伞的尖顶。小伞四周微微下垂,里面是肉红色的翅叶,有规则地均衡排列在伞盖的阴面,以柱子为轴心,向四周辐射”这些何尝不是那个年代大自然的“拓片”,大自然中的“水印”,带领读者重返现场。这种动态与静态中的“身子灵活”的“小白条”和“能照出自己影子”的清澈河水,宛如身临其境。这些细节是那样自然又真切,因其细腻而可感,因其真实而生辉,令人过目不忘,而作者突然来了一句“那时,农民种田不用化肥和农药”,一下又使读者思绪潮涌起来,环保意识,食品安全等等概念闪现而出。这种“细”中见“大”的思维深处,既看出作者对儿时生活中纯洁大自然的怀念,又蕴含着对当下自然环境污染的担忧。不仅显现出作者的眼界之大,也表现出他忧天下之忧的情怀。《白粥,白粥》中,母亲带着作者在凛冽的北风“像被刀割似的生疼严寒冬夜”,将“往水利工地送粮的民工”跌了一跤洒在冻土缝隙的大米,一粒一粒拾起来。捡不出的就连土一起铲出带回,“淘出半碗白花花的大米”。“我在厨房早已把锅里的水煮沸。母亲把那半碗淘出来的白米端进厨房,倒进沸腾的锅里,全家人便围住灶台,眼巴巴地往锅里瞅。不一会,锅里的水便再一次沸腾起来。雪白的米粒儿在沸水中欢乐地跳跃着,还唱着轻快的歌儿。这一笔实乃是悲中之喜,又是喜中有悲,读来让人心酸。“又过了一会儿,那些米粒儿膨胀了,变烂了。原来的清水慢慢地变稠了,成了胶汁状的乳白色,锅面上翻起一个个牛乳似的气泡儿……一个接一个。溢出来的香气,弥漫着整个厨房。我和小妹不住地咽口水。”没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是很难写出这样的细节。作者既巧妙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即以最经济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场景,其主要特征是不尚修饰,抓住煮粥过程中呈现出的细节,用传神的几笔就勾勒出所写事物的形象特征和引发人物心态的变化。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以少胜多,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作者运用工笔手法,对米在沸水中的变化精雕细刻,将煮粥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既有“全家人围着灶台”的场面,又有米变成粥的种种景象;既渲染了厨房环境中的氛围,又呈现出在场人的心态、神态、心思、心潮、心照,阅读此细节让人心领神会的同时,委实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既感心酸又觉心疼。我与作者同庚,他的作品唤醒我相似的童年、少年、青年的饥荒、学荒记忆,不仅想起作家龙应台所言“个人史的背后是最真诚的国家史”,而且忆起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著的《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中详细真实记录了3600 万人饿死的具体景象。此书与熊宗荣《饥饿的岁月》《白粥、白粥》《表妹腊梅》系列一样,为历史见证这一旷世灾难,以警后世。《子夜的呐喊》中记叙自己民办教师转正被人顶替了,“有一肚子苦水要诉”“想大声呐喊”,“操场上的几株白杨在夜空正与狂风搏斗。浑身赤条条的白杨树被凶残的北风吹得东倒西倾,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咆哮和低声的怒吼。”这一细节正如黑格尔所言:“物象的心灵化”,在写作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化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白杨”与“狂风搏斗”,“发出咆哮”“怒吼”,不是简单的客观物象的机械描摹,而是经过作者“心灵化”的物象,便是世界上大多著名作家公认的“意象”,是渗透着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物象,读后给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感觉,从而达到“化无情为有情”“化有限为无限”“化单纯为纷繁”的艺术效果。作者借“白杨树”与“狂风”撩开内心活动的帷幕,把自己内心世界的幽室、灵魂深处的纤微恰到好处地揭示出来,较之直接剖露不公更耐心寻味,更有表现力。这正印证了《礼记·乐记》上所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亦如朱熹所言:“感于物而动”。这种“景为情设”“物皆著我”的细节描写,使我想到华为孟晚舟被加拿大非法监管1028 天后回国所说的感人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在《人生经纬》中,无论是少年、青年时人生经历,还是涉足世界名胜古迹的篇章中,深层真实的灵韵细节,随处可见。《上帝的盘子自己收》中,记叙乘一天的汽车极为疲劳,到华盛顿的宾馆时“痛痛快快地冲了热水澡,便靠在床上看电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打开门一看是位宾馆服务员,从他的“乌里哇啦”声中,可以看出他“颇有些气”。“我也很生气,便不理睬他,照旧看我的电视。”可服务员走进卫生间好半天没出来,过去一看,我不禁惊呆了,那服务员“双膝跪地,手持雪白的浴巾正在擦地上的水……擦得满头大汗……连抽水马桶四周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内心感到了羞愧。”这个细节“意量”既多又重。开始以“我作为光顾这家酒店的上帝”的心态,对“这么不懂礼貌”的敲门很生气,当看到服务员“满头大汗”“跪在地上”擦水时又感到“羞愧”。作者采用的抑扬法,先抑后扬。抑与扬是矛盾的,而作者酌情理而应用之,使这一辩证法艺术性统一起来了。这种由表及里的转化过程,既写出了自己的本真,更写出了服务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收到了出乎意料又符合情理的艺术效果。这种跨越不同国度人情世故的叙述,是作者站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场域高度,用所见所闻所思构成的细节达到文明互鉴的目的,也是《人生经纬》具有吸引力的意义所在。
《人生经纬》中不少细节采用由表及里法、探求因果法,纵横比较法、呼应法、明暗法,烘云托月法、衬托法、彩线穿珠法、放收法、承转法、巧合法、张弛法,以“形”写“神”,以“物”写“意”,以“景”抒“情”。无论是家乡山谷中的嗬嗬声、河畔柳笛声、“大龙包”山峰上的雷雨声,还是小学操场上的二胡声、田埂上《朝阳沟》的戏曲声、“车水时”的啰伙声。还是黄河壶口的怒涛声、欧洲、南亚诸国教堂、城堡、修道院的钟声、诵经声、多瑙河上的波涛声,以及明明与作者几次相聚的离别不舍、埃及沙漠上海市蜃楼等等,读来不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让人感同身受。尤其是记叙西欧、南亚的诸
如西班牙斗牛场、柬埔寨吴哥王城等一些细节描写,作者给读者激发出“无声之音、无形之境”的艺术想象。有的笔虽未到意已至,言虽尽其意无穷。正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所言:“即实寓虚,以无为有,若隐而未宣,几宛然如在世。”仅从熊宗荣几本散文集的写作技巧技法上讲,他到高校任教,定会是位优秀的写作教师。
观澜以溯源 寻本以求道
崇拜祖先的炎黄子孙,从夏王朝开始,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宗族习俗中,把谱牒的纂修和研究视为氏族稳定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在这方面熊宗荣亦有突出的作为。读《熊氏起源》《麻城国籍与熊氏八门》,可知作者祖父名上富、字贵卿,“饱读诗书”,先后在当阳,郧阳两地任过两任县长。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见熊氏之基因。作为阅读者,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作者在为探究熊氏起源与延续所做的“功课”过程中呈现出学者型的考察、钻研精神和认真探索的态度。他为撰写此文,先后查找、阅读了《元和姓纂》《华夏上古志》《史记·楚世家》《离骚》《周语·郑语》《左传》《礼记》《姓氏参略》《熊氏宗谱》《明史》《应山县志》《永阳熊氏族谱》等等大量的有关与熊氏有联结、联系的文献资料,并实地考察了现成的“石碑”“墙院”,持之有据地探究出“熊氏发源于楚,数千年来一直以楚地为繁衍基地”,从“熊绎受封丹阳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其兴盛衰败的起落历史,其间名臣武将的名字,人口自然流动的地域,一一清晰又有条理地研判、探究出来。直到广水熊氏一脉从江西迁徙到湖北麻城,再迁徙到广水的路线图,一一清晰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将“熊氏八门”的一世祖到六世祖,以图的形式醒目地列出,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追根溯源的钻研精神。所写
虽是熊氏一姓、八门一脉,但既可唤醒、振奋人们的认祖归宗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子”,激发自己为社会发展多做贡献的动能和内生力!
熊宗荣这种严肃认真学究型的钻研精神,不仅在追踪熊氏起源、延续、变迁中呈现出来,而且在考察游历国内外名胜古迹的诸多篇章中,亦有明确、明晰、明达的考证、记叙。人们皆熟悉旅游时的顺口溜:上车睡觉,下车拉尿,到景点拍照,进宾馆洗澡。如果询问其到过何地、看到什么?有何收益?大多数人只拿出手机给人看照片。熊宗荣与众不同,每到一地,对其历史、文化、古迹、名人、轶事,哪怕是神话传说,他都一一尽量搜集起来,并依据自己读过的书对比考证、研判,再一篇篇整理出来,这种学者型的官员、研究型的旅行者,在当下浮躁的世风中,确实少见。光阴流转,岁月如梭,不同国家、
民族几千年的各自朝代更替,物换星移,能保存下来的均是珍贵的历史痕迹,而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在《人生经纬》中,可以鲜明看到熊宗荣这种历史的眼力、笔力。这里仅举一例便可见一斑。在《西班牙斗牛艺术的发源地龙达小镇》中,对长达数百年的斗牛历史作了简明扼要的追踪后,肯定“斗牛系西班牙的国粹”,“斗牛成了西班牙法定的表演艺术”,然后有条不紊地追踪了斗牛的发展历史:杀牛祭祀、猎牛取乐、耍牛、杀牛娱乐、骑马斗牛、沙场斗牛,水上斗牛……尤其令人吃惊又长知识的是:“斗牛之父”孙佩德罗·罗梅罗,从
“1771-1799 年间,在斗牛场上杀死了 5600 余头公牛,自己却安然无恙。”从“斗牛不仅能满足西班牙人的娱乐需要,更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收入来看,一张普通的斗牛票在 200欧元左右,最高的年票达 2757欧元。另外,养牛场、斗牛场、斗牛士培训等加起来,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在这段叙述中,即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国粹的不同艺术项目方式,又使人产生种种联想。至少我在读此文时想到哲学家阿伦特所说:底层人愚鲁、愚昧、愚妄和上层人的贪婪、残忍、冷酷。因为拿着身家性命“优秀的斗牛士,胜了获得两只牛耳,或一条牛尾”而顶层组织者的收入则可想而知。熊宗荣系列游记中类似这样为读者提供知识激发联想的例子俯仰皆是。如果不专心求索研究,是写不出这么有历史知识的内容的。在常人看来,写散文或纪实性报告文学,乃文化人所为。然我们认为文人不是职业,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一种传播、一种修行。他是学问、见识、能力的彰显,也是人格素养的提升。故熊宗荣这类散文读后,不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提升境界,升华人生,更能浸润生命。
当然,《人生经纬》也留下一些遗憾。写的是《人生经纬》,但他从政后由科长到厅级的行政经历,避而不谈。虽然在《人间正剧虎将军》一书中读到他碰上常人难以克服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他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呈现出的眼力、魄力、能力、智慧、胆识,但在他长达几十年的宦海中如何搏击风波、扬帆远航,如何识人用才,如何扶弱助贫、仗义执言,如何为党、为国、为百姓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两袖清风等,一事不提,一人不写,委实感到遗憾、惋惜。然在《寻梦土地岭》一文中后面一段,读出了他的心潮、心曲、心扉、心思、心髓、心性:“无论是在那历史扭曲的年代,还是在那世事纷纭的宦海,‘往前走,莫回头’,母亲那亲切而慈祥的声音,激励我克服了一道道生活中的难关,越过了一回回命运中的坎坷,历经了一次次仕途上的险恶。”这“难关”“坎坷”“险恶”三个关键词,竟然包含了他人生经纬中多么丰富多彩的故事啊!可他为什么这么吝惜笔墨呢?我猜想,熊宗荣一定读过哲学家康德的书,并记住了康德那句流传久远的名言:“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没有义务说出所有的真实。”
斗转星移,岁月老去。听故事的人成为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又成为故事里的人。熊宗荣以他一贯清晰、简明、真挚、淳朴又酣畅淋漓的笔触,讲述了他的人生经纬,字里行间呈现出的酸甜苦辣,再次证实世上有所作为之士必会“功不唐捐”。他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态和特殊现象起因的直觉思考、理解、认知,远在同侪之上。一言以蔽之:见自己,见时代,见世界,是为序。
洪威雷,湖北大学教授,先后任湖北大学公文写作研究所
所长,行政管理系主任,武汉大学东湖学院新闻分院院长,传
媒与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应用文写作研
究会会长,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