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炎坤)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益补充发展迅速,为进一步加强小型民营医疗机构医废管理工作,11月17日,东湖高新区召开医疗废物管理培训会议,全区50多家非公医疗机构负责人等参加了培训。
会上,东湖高新环境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就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分成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相关法律责任、典型案例、“无废城市”建设要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据了解,目前东湖高新拥有区非公立医疗机构291家,新增机构数量增加了44%,2023年前6个月共产生各种类医疗废物120余吨。
收集难、存贮难,不断推高转运成本和处理成本,成为该区各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的一大痛点。东湖高新区卫生健康局和东湖高新环境水务局经过前期的调研、对接服务,结合武汉市无废城市创建、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等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微企业。
按照分区域、就近原则。该区卫健局与武汉环境投资集团合作分别在对应片区所在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放室外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柜10台,并建立医疗废物智能转运监控系统,覆盖全区200余家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小型医疗机构定期将医疗废物置于专用储物袋内打包,并粘贴附带芯片的专用条形码,采用扫码方式将医疗废物投放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能收集柜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每日定时将智能收集柜收集的医疗废物转移至暂存间暂存,并由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交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武汉环投公司进行转运处置。
目前该设备及系统正在试运行中。今年以来,智能收集柜共收集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29.2吨,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总量的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