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为期5天的湖北省首次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恩施巴东绿葱坡圆满结束,来自全省各地的204名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本次培训并顺利结业。
结业仪式
参训学员对举办方在学员甄选、师资调派、课程设置、培训保障等多方面的精心安排赞不绝口,一致表示,本次培训让大家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在理论上得到了指导,在实践上得到了锻炼,在技能上得到了提高,在工作上得到了丰实。
优秀学员汇聚打造全民健身新力量
此次培训班的学员都是经过基层体育部门或省级单项体育协会审核推荐择优选取的佼佼者,包括国家级和其他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他们对全民健身工作,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有热爱、有执着、有追求,有的长期坚守在基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一线,有的拥有较好的科学健身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健身运动技能,有的在全省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培训现场
培训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促使本就优秀的学员更加优秀,成为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行家里手”和志愿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为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展贡献再生力量。
优秀师资选派打造培训讲师新高度
为办好本次培训,湖北省社体中心在湖北省体育局的指导下,根据当前社会体育工作的形势,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特点,整合全国知名高校师资和社会资源,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广播电视台,以及武汉微马、武汉昊康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雷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家单位,聘请了12位在全国具有较强代表性、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领域从业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工作者,为参训学员授课、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介绍
优秀课程设置打造继续教育新模式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结合了新时代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特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五者”(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作用和参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员们认真听课
理论方面既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体育赛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实操方面既有健身器材的使用与维护、操舞类和武术类技术课,也有新媒体制作与传播课程,还特别设置了志愿服务下基层的社会实践环节,将全体学员分为4个班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庄,自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授课现场
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活动,本次培训致力于培养会组织、会指导、会讲解、会宣传的“四会”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探索建立湖北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育的新模式。
优秀计划安排打造人才队伍新体系
据了解,湖北省现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近17万名,每千人占比率达2.68名,位居全国前列,但存在总量很大、增量较多、质量不优等问题,尤其是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质效不优、作用不大、影响不高。
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在湖北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统筹安排下,湖北省社体中心通过全民健身大讲堂荆楚行、全民健身五项五进、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八进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行、全民健身赶集会等群众体育赛事、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作用,同时,开办国家级、一级培训,指导市州及县市区进行二级、三级培训,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及以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裁判员、社会体育教练员为对象的“三员”培训,对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赋能,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优秀保障工作打造培训服务新标准
湖北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对此次培训班高度重视,为确保培训顺利进行,湖北省社体中心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班,从培训前期的项目规划、过程谋划、内容策划,经费预算筹措、培训地点选择,参训学员甄选、培训师资调派、课程内容设置,到培训前的相关事项安排,包括车辆交通接送、住宿房间安排、饮食品种选择、场地氛围营造、证卡资料编印、建群分班设组、实践地点选择、沟通协商衔接,再到培训期间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保障服务,培训之后的相关费用结算、安全信息报告、资料收集整理、媒体宣传报道、验收评估归档等工作事项,分项专人跟进,充分以人为本,受到全体参训学员的好评,打造出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保障服务的新标准。
培训班成员
湖北省社体中心主任严汉华表示,本次培训班在湖北省体育局党组指导下进行,旨在为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相关工作赋能提质增效,强化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同感、使命感、幸福感。每位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是一粒普及全民健身的种子,在培训结束后,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五者”作用,继续践行“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运用所学知识与所掌握的技能,扩大影响,覆盖全省城乡的各个角落,唱响“普及全民健身 缔造幸福生活”的主题,助力湖北全民健身花开荆楚。(来源:省社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