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曹玉海营长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曹玉海任副监狱长。此为当时湖北省人民法院全省司法干部登记表中曹玉海的有关信息
1950年1月至9月,曹玉海任监狱长。此为《湖北监狱志》资料(局部)
文昌门武昌监狱旧址的8栋监舍将永久保存。此为未撤除时的监舍(部分)
武昌监狱将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此为武汉市武昌区在文昌门23号监舍的立牌
武昌监狱陈列室将曹玉海英雄事迹介绍放在首要位置
从武昌监狱长到王牌军“钢铁营长”
—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曹玉海三次入伍的传奇故事
王仁山 侯绍军 曹强新
明朝洪武年间,武昌府扩城时设9座城门,其中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文昌门,位于如今武昌解放路南端。这儿曾是明清和民国时期江汉书院、工艺学堂、总督署等著名机构的所在地,也曾是清末所建中国第一座新式监狱的旧址。随着社会的变迁,文昌门附近旧有监狱的行政楼和监舍大都消失,而经湖北省监狱管理局、湖北省文旅厅等部门多次协调,有8处建筑被武汉市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保留下来。因为这儿不仅诞生过知名的 “省城模范监狱”,更是人民解放军南下干部、新中国武昌监狱的首任监狱长、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曹玉海烈士曾经办过公,留下光辉足迹的地方。
大敌当前,曹玉海辞掉武昌监狱长重回38军当营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假借联合国名义纠集十多个国家出兵朝鲜。朝鲜危急!中国东北边境危急!面对变局,中央军委7月13日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南下作战的第四野战军下辖的38军、39军、40军和42军等部队,奉命编入东北边防军。此时,已经转业武汉8个月的营长曹玉海,得知原来所在38军114师在湖南完成剿匪任务后,路过武汉北上,随时准备入朝作战。曹玉海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到来,自己不能缺席,于是,闯入师长翟仲禹、政委李伟的临时住处,强烈要求重新归队上前线。
曹玉海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屡立战功,九死一生,身上有20多处伤疤。1949年4月,四野38军挥师南下,时任114师342团1营营长的曹玉海,在湖北宜昌渡江战斗中,又一次中弹身负重伤,军首长急令送武汉抢救治疗。在风光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曹玉海不仅被医生从死神中拉了回来,而且在治疗期间,俘获了一位美丽护士姑娘林雪(此为化名。遵英雄牺牲前遗嘱,一直未披露真名)的芳心,二人很快进入热恋。当曹玉海伤好盼望重返部队时,却接到组织通知,考虑到他多次受伤,身体状况不好,加上地方又缺少干部,决定让他就近转业。
那时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都要留下优秀“南下干部”,协助地方保卫革命成果。曹玉海当然很不情愿离开朝夕相处的首长、战友,可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后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1949年9月,曹玉海被任命为刚刚接收的武昌监狱副监狱长,当时没有监狱长,他是实际上的一把手。组织上把这样一个特殊领导岗位交给曹玉海,可见对他的高度信任。
武昌监狱,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的“省城模范监狱”,要求它在监舍建设、管理方式方面都起样板作用。曹玉海坚信,我们共产党人管理监狱,一定不会输给清政府和民国政府。
虽然脱下了军装,曹玉海却依然有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接收旧监狱,工作千头万绪,任务极其艰巨。当时武昌监狱的主要工作:一是大量接收、临时看管被俘的大量国民党战犯,清剿的土匪,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二是对捕获的反革命犯和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分子进行管制,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三是创办织布厂、服装厂、纽扣厂等企业,对犯罪分子进行劳动改造。在新的战场,曹玉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受到上级的高度评价。仅仅4个月,1950年1月,曹玉海就“转正”为监狱长。曹玉海在武昌监狱只有8个月。而这8个月,1个月在共和国诞生之前,7个月在共和国诞生之初,是极其不平凡的8个月。
正当曹玉海对监狱管理工作初步理出头绪,准备大干一场时,朝鲜战争爆发。眼见大部队昼夜向北移动,他知道要打大仗了,正好自己的老部队就要经过武汉,他觉得监狱工作虽然重要,而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更重要,于是萌生了重新归队参战的想法。
曹玉海首先找团长孙洪道、政委王丕礼“说情”。孙洪道与曹玉海抗日战争时期就曾是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友。孙洪道当然知道曹玉海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虽然求之不得却难以做主,于是带着曹玉海去共同说服师长翟仲禹、师政委李伟。不料师长、政委就是不同意。翟仲禹说:你已经转业了,监狱长干得不错,又谈了未婚妻,而且身体也不好,还是继续在地方干吧!曹玉海岂能就此罢休,他软磨硬缠,“强词夺理”:“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建立,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了,我是一个革命军人,岂能坐视,我要重新拿起枪到前方消灭侵略者!”他还以“我是一个孤儿,如果牺牲了,牵挂少”来强调自己的“优势”。师长翟仲禹被彻底感动了:“玉海同志,有你这样的战士,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败美帝侵略者,我同意你重新入伍,马上向军里报告,把你要回来!”最后经过向中南军区请示特许,曹玉海终于又回到38军114师342团。
“故伎重演”,曹玉海这是第三次穿上军装重新入伍
一夜之间,得知监狱长曹玉海将再次穿上军装,武昌监狱的同事们无比震惊,他们既依依不舍,又十分不解。同事们哪里知道,曹玉海这可不是心血来潮和一时冲动,在他人生的旅途上已经有过两次入伍的传奇经历。
1923年3月,曹玉海出生于山东省莒县涝坡镇东店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岁时,父亲因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活活打死;9岁时母亲染病离世;14岁时,日军占领莒南,爷爷又被抢庄稼的鬼子残忍杀害;16岁那年,大哥结婚了,曹玉海和几个孩子慢慢长大,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嫂子王月花只好四处讨饭养活家人。
1943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2旅来到家乡。早就痛恨日本鬼子的曹玉海产生了参军的念头。王月花担心打仗危险不同意,曹玉海却劝说嫂子:如果老百姓都不让自家的孩子参军,啥时候才能赶跑日本鬼子啊!王月花终于同意了。临走那一天,王月花连夜给曹玉海赶做了一双新布鞋说:“玉海,到了部队要好好干,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给咱曹家人争光!打完仗就快回来,咱全家都等着你啊!”
几个月后的一天, 曹玉海真的回家了。原来他是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负了重伤,部队带着伤员转战不便,干脆派人送他回老家养伤。伤愈后,曹玉海却无法与部队取得联系,心急如焚。当年秋天,由原东北军111师起义改编的一支八路军到家乡动员参军,曹玉海迫切要求加入。领导得知曹玉海是山纵2旅的,劝他回原部队,可曹玉海打鬼子心切,坚持说:“我等了几个月,也不见他们,反正是打鬼子,在哪儿不一样干!你们就让我参加吧!”就这样,曹玉海第二次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10月,所在部队改编为滨海支队26团,他在3连当战士,1944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6月4日,3连在罗重山一带阻击由胶南县泊里镇向诸胶边南部地区进犯的日伪军500余人,他和战友们顽强作战,打退敌数次进攻。当敌人企图逃窜时,曹玉海与战友们灵活地迂回到敌侧后,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战后,他被滨海支队授予“战斗模范”称号,不久担任班长、排长。
1945年9月,曹玉海随部队开赴东北战场,其所在部队被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后为四野38军114师,曹玉海先后参加了横山战斗、东北剿匪、保卫四平、三下江南等战役。1946年4月,国民党新1军、71军试图抢占战略要地四平,曹玉海所在3连奉命坚守四平东部的一个高地。曹玉海和战友们沉着应战,顶着飞机、大炮,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3连也伤亡过半,大部分阵地被敌人占领。关键时刻,曹玉海端起刺刀,第一个冲入敌群,战士们纷纷越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打垮了敌人,夺回了阵地。此次战斗,3连共歼敌300多名,曹玉海又被评为 “战斗模范”,是“保卫四平十勇士”之一。在东北战场上,曹玉海参加重要战斗20余次,负伤6次,2次被评为战斗模范,7次立功,获“勇敢”奖章5枚。1949年3月,担任114师342团1营营长,参加了渡江战役。
勇敢担当,曹玉海把青春热血洒在了朝鲜350.3高地
1950年7月30日,在辽宁连山关,已是团司令部参谋的曹玉海,见到了342团2营副营长姚玉荣,他俩是无话不说的老战友。当二人聊到他在武汉的恋人时,曹玉海掏出林雪的照片。照片上的姑娘穿着白上衣,黑裙子,双眼皮,圆圆的脸,十分漂亮,让姚玉荣羡慕不已,就拍着曹玉海的肩膀说:“你小子真有福气,为啥不结了婚再来呢,你不喜欢她吗?”原本一句玩笑,却让曹玉海脸上神情一下子变得十分严肃起来:“我怎么会不喜欢她呢?就是死了也恋着她,我是怕我到时候回不去对不住人家。”
其实,痴情的林雪姑娘曾经郑重地向曹玉海提出,他可以在武汉完婚后再出发。曹玉海非常感动,却狠心拒绝了。曹玉海含泪告别了心爱的姑娘,义无反顾,奔赴前线。曹玉海如此决绝,并非不懂得儿女情长 ,而是他已经做好了随时为祖国献身的准备。
正是有了这种准备,曹玉海对自己在团机关当参谋并不满意,一再向团领导提出到一线作战,最后终于被任命为2营营长。在朝鲜战场参加的4次战役中,曹玉海总是抢挑重担,他指挥作战,敌人就是一块铁,也会被打得稀烂。
在第一次战役,2营担负配合作战,曹玉海这个“配角”却打得很主动,密切协同1营俘获美军顾问和南朝鲜伪军400多人,还亲率4连消灭敌人一个机枪连。随后,又率2营守卫月峰山,使阵地岿然不动。
二次战役时,曹玉海突然被调任1营营长,并把主攻任务交给了他。曹玉海解放战争时期就是1营营长,不少干部,包括几位连长,都是他过去带出来的。早晨刚到任,他就率1营行动,以3连神速地迫近阳站,以2连冲入市街,紧紧地“粘住”敌人,同时组织全营猛烈轰击敌炮阵地。最终消灭土耳其旅的一个加强营600余人。
接着第三次战役时,342团受命追击南逃美军,1营担任尖刀营。美军利用汉江天险,构筑防守阵地。曹玉海率全营在零下20多摄氏度气温涉过汉江,一举突破敌人苦心经营的号称"攻不破的防线"后,又孤军深入40公里奇袭美军老巢,歼灭美军33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40余门,轻重机枪20余挺,汽车36辆。这些武器可以装备当时志愿军的两个炮兵团。
因1营在三次战役中连克强敌,被38军誉为“钢铁1营”,曹玉海被誉为 “钢铁营长”。正因如此,在四次战役最艰难的时刻,军首长又将重要任务交给了“钢铁营长”曹玉海和他的“钢铁1营”。
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联合国军”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26日始,志愿军组织全线防御作战。2月4日晚,师首长命令242团迅速由阳平渡江,急行军于5日2时进至京安里一线。曹玉海1营的任务是扼守京安里东山的350.3和276.8高地。
此战意义极其重大。其主阵地350.3高地是38军整个防线中的要点,它要控制山下利川、水原、龙江三市通往汉城的要道,其防守的成败,与38军以至整个战役的成败息息相关。为此,副军长江拥辉特意召曹玉海面授任务,着重强调:“你们的阵地很突出,敌人会豁出老本来攻你们的”,问他能否完成任务。曹玉海当然知道,一位军首长亲自向一个营长布置战斗,这肯定是一场恶仗,但他却一拍胸脯表示:“我们营从没打过败仗,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350.3高地孤立突出,三面临敌,特别难守。为了表达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曹玉海和教导员方新决定靠前指挥,直接把营指挥所设在350.3主峰,紧靠3连阵地。1营面对的是美军最精锐的王牌主力骑兵1师,兵力比自己强大十几倍,且武器装备精良。每次步兵冲锋前,美军的飞机、坦克、大炮都会轮番上阵,对着1营阵地狂轰滥炸,但在曹玉海的指挥下,全营顽强阻击,击退了十多次进攻。
2月11日,敌人的飞机大炮几乎把1营阵地炸成一片焦土,高地后侧的村庄被燃烧着,火光映红了天空。曹玉海明白,明天的战斗将更加惨烈。在激战的前夜,他和教导员方新召集全体党员宣誓:“为了祖国,为了和平,为给朝鲜人民报仇,我们要坚决守住阵地,誓与阵地共存亡!”
果然,12日7时,美骑1师的一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50门重炮的配合下,向350.3高地发起最猛烈的轮番进攻,山头像地震一样颤抖,满山的松树被烧焦,硝烟和粉尘遮住了太阳,阵地上许多工事被炸平了。从早晨到下午3点,敌人的轰炸、炮击和机枪扫射中间停顿时间最长的只有8分钟。曹玉海亲率3连坚守主阵地打退了敌人的6次冲锋,美军在阵地前扔下了200多具尸体, 1营也只剩下了53名战士,几近弹尽粮绝,而曹玉海再一次负伤。
团长孙洪道意识到了情况危急,电话询问曹玉海:“现在情况怎么样?”“情况很急,人越来越少,不过请首长放心,有我姓曹的在,敌人就别想上来!”曹玉海回答。此时,敌人又发起第7次冲锋了,只见美军分六路像羊群似的向主峰发起进攻。曹玉海高声对孙洪道说:“团长,我跟你告别了,再见!”说完撂下电话,顺手拿起一支枪,向战士们高喊:“坚决把敌人压下去”。当敌人距离阵地不到60米时,曹玉海从壕沟中一跃而出,一梭子子弹撂倒了几个敌人。与此同时。曹玉海的头部和胸部却被敌人的两颗子弹打中,这位年仅28岁营长壮烈牺牲。
曹玉海牺牲后,美军又进攻了两次,战士们高呼着“为营长报仇”的口号,教导员方新接着指挥,他按照营长生前的布置调配了火力;方新牺牲后,3连连长赵连山又接力指挥,敌人的进攻终于被打退。不久,340团和师警卫连的援军终于赶到,接下350.3高地的防御。1营苦战7昼夜,打退了敌人几十次进攻,歼灭美军680多名,是志愿军营级建制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
1951年6月25日,志愿军总部追认曹玉海为“特等功臣”和“一级战斗英雄”。3连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1营被38军授予“抗美援朝英雄营”的光荣称号。
传承基因,曹玉海精神将永远激励湖北监狱系统干警
342团组织股股长在清理烈士遗物时,发现了曹玉海未婚妻林雪的一封信:
玉海,我亲爱的:一想到你要离开我,我的心就像撕裂了一样!
自从见到你,我才知道了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但我毕竟还有些过于注意个人的幸福,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说得对:“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打仗。可是为了和平,为了世界劳动人民的幸福,我就要去打仗了。”
亲爱的,你说的完全对啊!我只恨美国鬼子剥夺了我们的幸福!再让我告诉你吧,我更爱你了。
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相见,但我要等待,等待你胜利归来。我为你绣了一对枕头,请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我想总会有点儿时间的,亲爱的,千万写信来,哪怕只是一个字也好。
你的爱人:林雪
1950年10月20日夜半
从信上看,林雪深爱着曹玉海,对于心上人上前线,也曾有思想斗争,但最终被曹玉海说服,反过来积极支持他的行动。
曹玉海牺牲前有两个遗言:一是最后关头与团指挥所通电话时,当曹玉海视死如归说出“再见”时,团长孙洪道问他还有什么事要交代?他提出:“请您关照我的未婚妻,我和她的恋爱关系一定要保密,让周围的同志都不知道。让她没有这个纠葛,另外找爱人成婚。”二是最后冲锋中弹倒下的一刻,曹玉海对一旁的3连3班长涂金说:“一定要守住阵地。有机会告诉俺嫂子,我没有给她丢脸!”
曹玉海的第一个遗言部队履行得很好。曹玉海牺牲后,根据师团首长要求,团组织股长按曹玉海未婚妻林雪信上的地址给她回了信,告诉曹玉海壮烈牺牲的不幸和留给她的遗言:“曹玉海同志是祖国优秀的儿子,是抗美援朝的一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直到他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还珍惜地保存着你给他的信和爱情纪念。” 不久,林雪给部队回信说:“这对我该是多么不可弥补的损失啊!但我因有了这样的爱人而自豪,我要永远不愧为他的爱人……”
此后,为让林雪平静地生活,面对媒体采访,部队信守承诺,几十年来一直没有透露她的姓名的具体住址。2007年6月,山东莒南县党史办的李祥琨、薛希鹏两位工作人员,到武汉搜集曹玉海的资料,武昌监狱领导这才知道曹玉海生前在武汉有未婚妻,但经多方打听,就是找不到。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和武昌监狱的领导从山东莒南县搜集英雄资料得到启示,曹玉海是从武昌监狱长岗位走出去的,我们也应抓紧时间抢救英雄的资料。如果找到曹玉海的未婚妻,就可进一步深入挖掘英雄的事迹。经有关领导综合分析,觉得几十年过去了,林雪如果健在,此时已是年过古稀,现在公开这一秘密她应会给予支持。于是,2012年11月月8日,省监狱管理局和武昌监狱的领导约请《楚天都市报》记者,以一个整版的篇幅详细报道了曹玉海在武汉的这段经历,并公开面向社会寻找林雪及其家人的下落。遗憾的是,这份当时发行过百万的报纸出版后,竟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信息。可能林雪早已经搬迁到了外地,或者已不在人世,而其后人并不知情,此事只好遗憾收场。
曹玉海第二个遗言的实现却是极其漫长而令人心酸的。曹玉海牺牲后,部队曾向他的家乡寄出烈士牺牲证明书。由于原来的莒县改成莒南县,有关工作人员按原址寄出的信未能收到。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望眼欲穿,一直不知小叔子的下落。直到2000年,38军筹建军史馆,派人到莒南县搜集情况,费心周折才找到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而此时曹玉海已牺牲了49年,王月花已是84岁,当有关人员告诉曹玉海最后的遗言是“有机会告诉俺嫂子,我没有给她丢脸”时,王月花老泪纵横,也为自己弟弟的壮举骄傲。
山东老家得到信息晚,武汉也因信息闭塞,且曹玉海在武汉工作比较短暂,部队也没有与武昌监狱联系,武昌监狱有些干警虽然听说曹玉海牺牲并成为英雄,但未看到媒体详尽报道,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而曹玉海当年在监狱8个月整天风风火火地工作,从未讲过自己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经历,因而对于曹玉海过去的事迹知之甚少,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具体的学习、宣传。
2013年6月27日,曹玉海烈士纪念馆在其老家山东莒南县大店镇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落成,时任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副巡视员李纲,武昌监狱政委危金标、工会主席梁飞、副主席吴忠莉、办公室民警纪瑛、王诚等,前去参加了纪念馆落成仪式,从38军代表、莒南县代表的介绍和会议印发的资料中,他们详细了解到了曹玉海的英雄事迹,无不为之震撼。返汉后,危金标政委立即向监狱党委和省监狱管理局领导汇报,并组织全体干警宣讲曹玉海的事迹,决定进一步搜集曹玉海事迹资料,并在监狱陈列室扩充了曹玉海的内容。
自此,曹玉海在国难当头毅然决然从戎杀敌的爱国情怀,在强敌当前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英雄牡举,成为武昌监狱每年对干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定内容。2019年新中国诞生70周年时,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时,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和武昌监狱更是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英雄曹玉海的活动。
近两年,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熊亚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发掘好、学习好、宣传好曹玉海的英雄事迹,让这面旗帜永远在湖北监狱系统飘杨。 2021年建党百年时,省监狱管理局拍摄了《向英模致敬》专题片,曹玉海是其中最重要篇章。下一步省监狱局将筹建 “湖北省监狱博物馆”,计划于2026年建成,曹玉海在其中将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正在组织人员广泛搜集曹玉海事迹的各种书籍、报刊和有关文物资料,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将得到永远传承。
供稿联系人:侯绍军
2013年6月27日,英雄曹玉海烈士纪念馆落成仪式
曹玉海纪念馆坐落于山东莒南县大店镇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