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保康尧治河观赏百尧奇石
2023-08-01 09:19:41   来源:今日湖北

1690852623912615.jpg

本网讯(朱全)2023年夏天到保康县尧治河休养。尧治河景区地处鄂西,位于保康县境内。这里与房县、神农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据说,还有全长4公里的野人沟又名尧帝沟,相传系尧帝为治水而开。

 1690852687133752.png

进入尧治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一块自然生长的奇石,村里人称“百尧石”,高4.5米,宽3.2米,石质细腻微微泛红,状若大印,至于为什么产于石草坪这地方,却没人说得清,以前叫什么也无从查证,总之,现在它叫百尧石。因为在这块石头上面,精心雕刻了100个不同形体的“尧”字,既有最早的甲骨文“尧”字,也有秦汉以后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尧”字,每个文字虽字意相同,但形态风格各异,颇具美感。据导游说,在这各不相同的尧字之中,凝聚了尧治河人对始祖尧帝的尊重与感念,体现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行家称这块全国最大的“尧”字书法雕刻奇石,集“帝王之法、平民之墨,名家之功、后起之风,长者之度、幼者之情,北方之气、南方之灵”,古今书法和百家风采尽展“百尧石”之上,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1690852702410172.png 

这么一说,不由得令人对地名尧治河的由来产生浓厚兴趣。据说,尧治河村原为房县所辖,自古以来地名叫做“尧子河”。原因是据传4300多年前,有一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的帝王“尧”,德高望重、深得民心,始祖尧帝之子丹朱从小骄纵任性,不懂百姓疾苦,为了锻炼和教育自己的儿子,尧帝就把丹朱送到丹水的青龙山一带,指导丹朱把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化传给了巴人,并与巴人部落融合在一起,得到了巴人的拥戴,被推为部落首领。后来,丹朱听闻河边的岩洞里有一个妖魔,常常出来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于是善心大发将妖魔除掉,拯救了百姓。他看见这里的老百姓饱受洪水的摧残,生活苦不堪言,于是就决定带领村里的百姓筑堤治水。

尧在位70年,励精图治,国泰民安,禅位之后,思子心切,千里迢迢的寻找自己的儿子。当他终于到达这里的深山时,看到丹朱正领着男女老少筑堤治水,十分欣慰,于是,也加入到治水的行列之中,人们得知这位老人就是尧时,纷纷跪地叩拜。为表彰儿子治山治水、造福百姓的行为,尧帝就将此地起名为“尧子河”。从此以后,尧帝父子居住巴山治山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里也风调雨顺,村民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尧帝父子的丰功伟绩,“尧子河”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尧治河”。新中国成立以后,尧治河划归襄阳市保康县管辖,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这尧帝文化牌打得,有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增添了现代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深呼吸一下,感觉空气负离子很高,无愧于森林覆盖率高达92%,环顾山清水秀,处处鸟语花香,得嘞,开始探幽、猎奇、避暑、休闲的旅历吧。


编辑:晓颖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