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由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主持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智慧平台”试点工作调研会在洪湖市召开,来自农业发展研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盘活农村资产,服务乡村振兴”主题,系统梳理了试点单位洪湖市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现状,提出了系统性、标准化精准解决方案,并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社会化服务、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和质量提升上达成共识。
该项目调研会由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主办,洪湖市政府承办,湖北鑫洪珞税务师事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政协湖北省第十二届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宋亚平,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景新,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项目部长吴开越,荆州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局长肖西根,洪湖市委常委邵永成,洪湖市政府党组成员、乡村振兴办主任王新喜等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激活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动能的重大意义。一致认为,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激活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活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农村全面脱贫致富的关键性工作,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工作,应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湖北鑫洪珞税务师事务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热心投身农村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清产核资和基层财务培训,大力探索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路子,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大家对该公司“做用户的帮手、当政府的助手”的企业价值定位和“平台+服务、线上+线下”的优质服务理念予以充分肯定。
与会的专家学者建议,在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实行社会化服务,改变清产核资方式,统一财务管理平台,打造“以村级为记账单位、镇级为核算网点、县级为结算中心,第三方专业机构整县(区)进行财务代理”的“三管一代”服务管理体系。建议将湖北鑫洪珞税务师事务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研制开发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智慧平台”有效植入到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中去,让该平台成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管平台、村级财务和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办公平台、村民及合作社成员之间公开透明的公示平台。
洪湖市政府负责人具体介绍了洪湖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发展状况,湖北鑫洪珞税务师事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前期试点工作开展和调研摸底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就下一步对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架构和预期效果做出安排。
过去老百姓说集体资产有多少、在哪里、谁在用,都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道不明。而且这种混乱的管理局面不仅容易滋生基层腐败,引发和激化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更为关键的是不能彻底摸清家底,掌握农村资产的存量、分布和使用情况,做到农村资产的合理有效利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联系村民,一头沟通市场,是帮助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专业组织,是拓展农村市场的桥头堡。长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专业性、引领性、示范性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随着农村居民居住方式、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和活跃要素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短板日趋明显。农村人口流动变化大,村组合并等因素导致一些合作社成员人数锐减,合作社存在“空壳化”趋势;一些合作社经营管理不善举步维艰;一些合作社还在负债经营濒临破产。
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放大农村集体资产的市场效果,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新时代新农村新市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四个一批”即“淘汰一批、整改一批、完善一批、提升一批”,控制数量、提升质量也成为当前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作为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机构,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把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作为重点研究课题,积极探索依托第三方组织和机构,为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平台+服务、线上+线下”的一整套综合解决方案,先选点试验,探索有效经验后争取示范推广。
其后,专家、洪湖市政府及鑫洪珞集团相关负责人就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热点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深度解析。
问:为什么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目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突出反映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就是要通过健全监管机制,有效规范基层干部从政行为,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强化农村集体资产阳光运作、民主监督,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就是要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增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效能,把农村集体资产状况摸清楚,账务管起来,可用价值利用好,有效盘活存量,实现资产、资源科学使用、优化配置、保值增值,奠定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经营基础,使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3.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就是要通过清理农村集体资产,向村民交一个明白账;通过建立监管代理机制,强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执行力;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强化资产经营公开竞标、建设工程公开招标;通过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保障农村集体资产运作村民参与、村民决策、村民监督,真正达到村级事务村民自治、群众当家做主,从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问: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管理上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答:这次由专业机构鑫洪珞集团组织的清产核资,揭示了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管理上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托管模式“手长袖子短”。目前采用的模式是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经管站)对农村集体资产账务进行统一代理和监督管理。没有专门的、专业的财务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管理,容易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
资金监管“灯下黑”。由于是委托管理,乡镇财政所会计人员不可能对村级具体经营进行有效的跟踪,很容易对村级财务失察失管,造成痕迹管理盲区和“灯下黑”;
集体资产急需“身份证”。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资产错综复杂,迫切需要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身份”识别和有效管理;
村级财务急需规范。目前村级报账员只负责做流水账,很难对票据产生的具体环境和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很容易造成监管漏洞。同时存在村级财务公开不透明、不彻底的问题,容易滋生基层腐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农村行政村的合并以及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空化”;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银行融资困难,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信息不畅、经营人才缺失,导致“有想法没办法”,造成经营困局。
问: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鑫洪珞集团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上如何破局?
答:鑫洪珞集团在长期服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基层财务工作的实践中,摸索总结了一套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统一流程和规范标准,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及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制开发了村级财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共设置6大模块36个功能,在账务处理、账簿查询、报表统计、资产处置、合同管理等基础功能上,针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际,重点实现了实时审批、动态监管、预警提醒、统计上报、手机APP分级查询和个性化定制功能,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记账不及时、审批不规范、公开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1.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给农村集体资产贴上“身份证”。农村到底有多少资产、资源闲置,集体资金最终流向哪里?这些都是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从今年8月份开始,鑫洪珞集团就抽调精兵强将,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以洪湖市黄家口镇为试点进行清产核资摸底调查,历时半年卓有成效。通过解剖麻雀抓好试点经验然后复制做示范推广,农村集体资产有了“明白账”,鑫洪珞集团再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实施公开透明的资源查询和市场交易,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2. 规范管理,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属性及社会效果。鑫洪珞集团研制开发了村级财务管理平台和合作社财务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功能,研制开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智慧平台,采取“平台+服务、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系统化、规范化、透明化综合管理和服务。具体来讲,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智慧平台由“清产核资、平台交易、资金管理、信息公开”等系统构成并形成管理闭环。
清产核资给农村集体资产贴上“身份证”,形成完备台账,让农村集体资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一目了然、有迹可循。交易平台敞开“袖笼子”,公开透明不遮遮掩掩。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农村集体资产有了身份证才能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重点实现了对集体土地使用、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的公开交易、动态监管。资金管理建“防火墙”、念“紧箍咒”。交易后的资金去向和使用是村民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敏感问题。将集体资金纳入监管平台,实施项目化管理,防止“灯下黑”。信息公开让家底晒在阳光下,让过去的糊涂账变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重点解决公开内容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还村(股)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打通服务农村市场“最后一公里”。协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四个一批”工程,采取人员培训、智慧平台和综合服务等方式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云平台,大力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实施“互联网+特色商城+集团贸易+出口贸易”的多渠道特色贸易战略,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从而形成“一社一品、一社一业”特色产业竞相迸发,产销贸旺盛的繁荣局面,最终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兴农、产业富农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