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12月23日,滴滴顺风车在汉重新启动。这次重启,滴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旨在凸显安全而放弃了乘客和车主的使用体验。同时,嘀嗒出行也规范了顺风车行业标准。
而在共享出行的另一端,随着小黄车退出,武汉共享单车企业也在交通部门的指导下走向规范。电子围栏、大数据移车等智能操作,让共享单车更文明。
回看2019年,共享出行也不乏像T3出行这样的闯入者,但在需求永远无法被满足的出行行业,已经从拼规模走向拼质量。
每条规则有征集过程
态度让出行更安全
网约车和顺风车的快速发展,让不少乘客在享受到互联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新出行方式带来的种种不规范。在这一年,网约车和顺风车的流量进入滞涨期,行业也开始从野蛮生长变成逐步规范。
去年11月,武汉网约车行业各大巨头为抢占客户激战正酣时,滴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首期公众评议会。在这次《司机能否拒载醉酒乘客》的议题中,86%的参与者选择可以拒载的选项。这成为网约车行业第一条公开征集的企业规则,也是滴滴最早使用进入乘客守则的规则。
此后,嘀嗒出行也上线“顺风车行业标准课题研究集思会”,在之后的5个月中,嘀嗒多次发布新议题,规范顺风车规则,让公众和专家一起,共同搭建顺风车的行业标准。
在大家都以为滴滴出行已一统行业的情况下,今年在汉新登场的网约车“国家队”T3出行也是有备而来。
作为一出生就带着“国有血统”的T3出行,一反常态地开始补贴大战,让同是整车厂出生的曹操专车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出行行业永远不会只有一家独大,后来者总有合适的切入口。
鲜见共享单车乱停放
科技让单车更智能
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工具,共享单车的发展也让市民看到了欣喜的变化。
“很多朋友给我反映,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共享单车乱堆乱放。”昨日,哈啰出行城市区域主管张海对记者说。
今年7月,武汉市启动第二轮共享单车总量调减计划,要求用两个月时间将全城76.5万辆共享单车调减至58万辆。
共享单车企业结合大数据来管理单车的时代已到来。
以哈啰单车为例,在哈啰大脑这一智能中心指挥下,实现智能供需预测、智能规划、智能调度、智能派单等单车运营智能化。其自主研发的蓝牙功能可以引导用户在规范区域内有序停车,解决车辆无序停放的难题。
另一方面,摩拜单车在美团全资收购后,在今年下半年将部分旧车置换为全新型号的“美团黄”,通过建立电子围栏和信用体系,规范使用行为,同时运用智能后台,对乱停放的车辆执行清运调度。此外,还联合公安打击盗损私占行为。
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相对前两年的大起大落,共享单车行业进入2019年发展增速相对平稳,趋于理性,当前企业不再是靠烧钱补贴来获得用户,而是把重心放在了精细化运营发展上,运营效率决定企业未来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