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年离岗到自主创立工作室,从财务领域转战手工制作,武钢离岗女工彭莹在第二届“工友杯”创新创业大赛上,虽然止步于复赛,但却用自己的故事书写了一段美丽人生。
2017年10月,武钢耐火材料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注销,44岁的彭莹因此离岗。在家无所事事的她,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一条编织挂毯的消息,觉得很有意思。通过朋友推荐,她学会了挂毯编织的方法。
“我一编就能编一天,打发了时间,自己也不再东想西想。”彭莹说,她的心情逐渐平静,并对手工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制作出了多款手工制品。房间里挂不下了,她就试着放到网上去卖,没想到被一抢而空。尽管卖出的钱只能保本,但手工制品的市场需求让彭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创建手工工作室。
2018年,丈夫李金看到青山区教育学院开办免费汉绣培训班,立马动员彭莹参加。她不仅学到了汉绣技巧,还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朋友的推介下,她办起了手工教学活动。
“做手工不仅让自己心情愉悦,也为他人带去了快乐和成就感、获得感。”这让彭莹笃定了坚持走手工创作道路的想法。她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拍即合,成立了“清山蔷薇手作工作室”,开始对外承接单位及社区的手工课堂培训、个性化手工饰品订制、创意手工成品制作等。
今年,彭莹作为武钢赛区代表之一,参加了湖北省总工会举办的第二届“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
从武钢的海选到进入大赛初赛,PPT路演、创业导师辅导、专业评委现场点评并提建议,彭莹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如此热烈而又充满挑战的舞台。为鼓励她下岗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武钢集团工会专门给她颁发了“创新创业特别奖”;湖北省职工众创空间也与她签订了入孵项目协议,对她和团队的创业给予帮助与扶持。
“我想做成那种有门面的手工生活馆,大家可以在里面喝茶聊天解压,可以学习交流刺绣技艺,也可以轻松做个手工。”彭莹畅想道,“喝完一杯茶,还能收获一个自己做的手工制品,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