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武汉市江岸区扎实落实湖北省、武汉市的相关决策部署,按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改革要求,以审批职责、审批事项、审批环节“三个全集中”为核心,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不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现场勘查是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的必要程序和重要组成部分,为行政审批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也是“四办”改革的重要方面。目前,江岸区行政审批局现场勘查科承接经济类审批科、建设类审批科、民生类审批科室共计50项勘查任务。截至2019年10月中旬,已办件3335件,预计到今年底,各审批项目办件量合计将超过4500件。
在武汉市委作风巡查第八组的指导下,通过打造纪律型队伍、服务型队伍、专业型队伍等“三支队伍”,江岸区大幅提升现场勘查的质效,广受办事群众和企业的好评。
打造纪律型队伍
开展现场勘查时,现场勘查科坚持两人一组,相互监督,确保勘查过程中清正廉洁。人员分组相对固定,每季度一轮换。
不定期走访辖区企业,抽查现场勘查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以及是否存在廉政风险点。
每周,科室都要召开例会,强调工作纪律。
作为直接与办事群众和企业面对面接触的科室,江岸区行政审批局现场勘查科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可能存在的“吃拿卡要”廉政风险点打出“组合拳”。
这是江岸区行政审批局打造纪律型队伍的一个缩影。
江岸区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文件,积极组织学习交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与现场勘查业务工作相结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断深化“四风”整治,狠抓制度建设、制度执行、执纪问责。在日常工作中,全体成员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上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杜绝一切违反“禁酒令”和无故迟到、旷工现象,保证每日勘查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锤炼服务型队伍
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在现场勘查工作中积极探索“三个结合”,精简环节、缩短时间,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便利。
独立勘查和联合勘查相结合——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勘查人员不断学习,自我加压,不断提升自行勘查质效,自行勘查的案件比例不断上升;对于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审批项目,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联合勘查,由职能部门给出专业意见,确保勘查的专业性。批量勘查和合并勘查相结合——将同类机构申请的同一事项,通过收集现场照片资料集中勘查的方式,大幅缩短审批时间。现场勘查和远程勘查相结合——建立江岸区行政审批远程勘查系统,通过远程视频勘验平台,能够做到“前方勘查、后台审批,多点勘查、同时审批,同时勘查,错时审批”,办事群众通过扫码即可通过微信视频进行远程勘查。
此外,每次开展完业务,都会及时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优化、精简行政审批现场勘查流程,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提高办事群众满意度。
例如,企业在申办药店经营事项时,原本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由企业提交相关资料,经现场勘查合格后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第二步,企业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核发《药品GSP现场认证》。整个流程周期长,审批慢。江岸区行政审批局现场勘查科创新提出“两步变一步,服务迈大步”的理念,协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联合勘查,将《药品经营许可证》与《药品GSP现场认证》检查合并为一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多跑路”,缩短了企业办证周期。
铸就专业型队伍
勘查工作是否专业,不仅决定着审批服务的质效,也影响着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江岸区行政审批局多措并举,铸就专业型勘查队伍。
以“微课堂”为阵地,加强人员培训。现场勘查科人员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相对固定对应一个审批科室,在业务范围上各有专长。每周开设1至2次“微课堂”,由科室成员走上讲台,每次选取一个许可项目讲授勘查要点,授课者细心备课,学员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大家共同提升业务技能。
勘查工作是为审批科室的后台审批提供有力支持,审批科室的业务需要就是对勘查人员的工作要求。因此,江岸区行政审批局还不定期邀请审批科室负责人讲课、交流,化解工作衔接中的“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