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构建大城文化IP 树文旅融合新风-知音号:从网红剧目到文创航母
2019-12-19 08:35:50   来源:楚天都市报

从耳目一新的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到武汉城市新名片,从游客必打卡的网红剧目,到渐成雏形的“文创航母”,《知音号》仅用了两年。

  这仅仅只是开端。2020年文旅产业将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借文旅融合之风,以文旅IP塑造旅游品牌,以品牌来助推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是未来的热门风口。对《知音号》来说,属于它的IP时代才刚刚开始。

  网红剧目成江城名片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从单纯的欣赏风景到感受人文,从浅层的观光到深度的文化体验。

  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一部名为《知音号》的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横空出世。该项目由武汉旅发投集团联合著名导演樊跃等共同打造,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迅速成为武汉市长江主轴文化轴亮点项目、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中国文旅产业新地标。白天登黄鹤楼游东湖,夜临“知音号”看剧,已成游玩武汉的经典路线。

  每晚夜幕降临时,“知音号”上的108位演员在追光灯下登场,娓娓开启各自独特的人物故事,共同构成百年前武汉的众生百态。观众瞬间穿越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邂逅大武汉的多面风情。截至今年12月,知音号已演出800多场,接待游客约60万余人次,赢得外界一致赞赏,各项业内大奖拿到手软。

  今年9月份,“知音号”又一举获得“2018年中国实景旅游演艺十强”、“2018年中国沉浸式旅游演艺五强”两大奖项,更在携程旅行口碑榜评选中获得“2018中国旅行口碑榜最具网络人气景区”的称号。

  “以知音号、长江灯光秀等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形成了独具武汉特色的夜色旅游品牌。”武汉旅发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表示:“知音号不仅成功跻身城市新名片,更是长江这条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上的文化新坐标。”

  演艺资源利用到极致

  《知音号》虽是典型的夜间演艺,但它没有放弃对整个演艺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知音号》运营方武汉朝宗文旅公司总经理康海钧表示,在巩固品牌的基础上,“知音号”还利用空余时间和空间,在城市衍生品、文化演出、戏剧教育、婚典、大型活动、艺术资源引进等多方面创造品牌,形成“知音号”的品牌系统。

  这艘复古游轮,夜晚是讲述大武汉老故事的载体,白天则成为婚庆、会务场地,举办了亲子科普活动、船舱内部读书会、音乐会等一系列有品质有格调的文艺活动,打造出了武汉人的特色文化景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除了演出之外,戏剧教育则是知音号的另一重要板块。今年他们在平和打包厂旧址独创了沉浸式教学体系的知音号艺术发展中心,成为武汉首个儿童戏剧教育的开创者。中心的授课老师多数毕业于中戏、北电和上戏,开心麻花剧组多位资深演员、来自韩国英国等国家的知名音乐剧演员,也会不定期前来交流合作。强大的师资力量保证了教学的专业,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江城家长的热捧:“老师们都很专业,教学形式也很新颖,孩子们学习劲头十足,感觉非常好!”

  此外,“知音号”以自身强大的演艺与运管实力为背书,持续向省内外延展输出品牌营运、多维度演艺及策划咨询服务。迄今已成功为哈尔滨打造滨江文旅资源升级方案、黄鹤楼夜游项目演艺策划输出、汉阳区杨泗港码头设计建设改造方案等,正在为木兰花乡、江汉关博物馆、长沙世界之窗景区、洛阳龙门石窟大唐古镇定制演艺项目,力争在未来成为国内集策划、演艺、营运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尽全力打造文创航母

  时下,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富含人文内涵、注重感知体验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文旅发展的新趋势。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和创意,两者相结合的外显形式就是近两年被普遍关注的IP。值得注意的是,更富有文化内涵和品牌号召力的IP开始融入旅游业转型升级进程,并为后者提供了转型新动能。

  “用文化带动旅游体验,大部分文旅项目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多景区也没有IP。从传统旅游升级到文化旅游,IP才是其中的核心驱动力。”康海钧表示。

  “知音号”在前行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探索创新的脚步。2018年,“知音号”与汉口二厂合作,让百年前的国民饮料和利汽水重回大众视野。目前,和利汽水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上市。

  2019年5月,“知音号”文创IP形象正式亮相。IP形象分为Q萌版、戏剧版、人鱼版和猫版,以正剧中的角色为原型设计而来,有战地记者、汉剧名伶、富家千金、鞋匠、商人、报童。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打磨,印有IP形象的化妆镜、软抄线装本、手机气囊支架、冰箱贴及书签也应运而生。这些文创产品,使过去的人物和生活“活”了起来,使老汉口的历史富有了生命力。

  如今,来观演《知音号》的外地游客超过50%,如何将他们关于武汉的记忆永久保鲜?于是,“知音号”和北京文创公司“宇宙尘埃”的相互碰撞便顺理成章,一批颇具地方特色的“江城礼物”应运而生。热干面、三鲜豆皮、小龙虾,以及江汉关的月色、珞珈山的樱花、长江大桥的璀璨、黄鹤楼的朝阳……它们以冰箱贴的形式,锁住对城市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此外,还跨界推出了“知音礼遇·万里茶道”,助力“万里茶道”的复兴和传承;推出“不舍月”中秋礼盒系列产品,礼盒由亚太设计年鉴获奖设计师绘制,融合武汉、宜昌与欧洲城市元素。

  持续创新为产业赋能

  有了IP之后,IP如何为文旅产业持续赋能,也是行业热议的关键性话题。“文旅IP运营的最终目的是把旅游产品、营销、品牌通过IP进行连接,形成资源的知识产权化到产业价值化。”康海钧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虽然会有很多挑战,但这个行业充满趣味性。

  IP的内容是关键,决定IP能否存活以及能否走得长远。“如果不能在下一个阶段将IP升级,将逐渐失去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具体到知音号,康海钧举例分析,以后还会围绕IP开发推出不同的文创产品,如项链、耳环、胸针、团扇等等。

  “名声越大,我们就越要珍惜自己的文化。文旅产业做起来,应该像煲汤一样,时间愈久愈有味道。”武汉旅发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表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