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全省监狱系统基层党建现场会在汉江监狱召开,会议提出在全省监狱全面推进党务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党务管理标准化体系,为党建工作“立规矩”。
2019年以来,我省监狱系统着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将此作为推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的有力抓手,从党建工作、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民警考核等单项工作标准化到监狱管理工作全面标准化,日益明晰且精细的管理标准让每个民警明职责、懂标准、促执行,实现管理统一制度,硬件统一标准,行为统一规范,有力推动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个会议 展示“智慧党建”效能
近年来,沙洋汉津监狱和汉江监狱先后开展了“智慧党建”试点。
2018年10月,沙洋汉津监狱融汇“党建+”和“互联网+”两大理念,运用远程视频连线、VR全景虚拟展馆、党建智能音箱等多项新科技,建成“智慧党建”云平台,率先步入党建“云时代”。常态化运行1年多来,全监24个党支部、427名党员民警实现在线学习、管理,有效推进组织管理、党费收缴、发展党员、党务公开等程序标准化、流程化,探索了监狱“智慧党建”发展的新路子。
汉江监狱则注重“系统性”“实战性”“便捷性”,针对监狱基层工作战线长、摊点多、任务杂的实际情况,该监狱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目标,坚持“实用、管用、好用”的标准,整合监狱现有的内部网络、信息化办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系统,建成一键登录、全景展示的多功能“智慧党建”平台。为解决以往学习难、管理难、监督难、考核难,工作虚化、弱化等问题,“智慧党建”还与监狱办公电脑、“警务通”等信息化终端整合在一起,实现学习资讯融合、党务管理智能、监督考核便捷,让民警学有平台,干有流程,需有服务,绩有评价。
“监狱工作有其特殊性,民警需要轮班轮岗确保全天24小时监管安全无漏洞,这样就可能造成党员民警经常轮休轮勤,集中起来困难。”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张新华介绍,“智慧党建”能够跨越空间,将身处不同地点的党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同时同步参加支部活动,破解了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落实难监督的问题。
抓党建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党员民警,推动基层治理上。省监狱管理局还将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广泛应用到督察督办、组织管理、学习教育、党员培训、警情分析等工作上,实现党务工作全覆盖、在线学习全记录、平台运维全展示,形成党务与政务、狱务、警务“四务合一”,让组织生活远程联通、支部管理精准高效、党员履职可考可查可比,党建情况一目了然。
“湖北监狱系统以党建促改革、促治理、促管理、促队建,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打造了创新、务实、管用的党建品牌。”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委组织部一级巡视员李平在参观汉江监狱后表示。
一个标准 促进基层党建过硬
除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开展党建标准化建设外,省监狱管理局还将国标规范化理念引进党务工作之中,研究起草了《湖北省监狱工作标准(党务管理)》,对落实党员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思想动态分析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党课活动等进行全面规范。按照国标(GB/T1.1-2009)出台统一标准,让全省监狱系统对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要达到什么目标,都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在此基础上,汉江监狱建立起了一整套功能完善的党员群众服务标准化体系——“1156工程”:一个党建文化长廊,一个智慧党建系统,五个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六大中心(召回干部教育中心、备勤服务中心、警营文化中心、党员群众会议中心、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警体训练中心)。同时,通过“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五上墙”(入党誓词上墙、支部工作职责上墙、党员权利义务上墙、党员形象上墙、党员承诺上墙),打造标准化党支部活动阵地。
咸宁监狱则制定了“六项标准”制度,按时下发每周党建工作日计划,统一时间、研讨条目、学习内容、督导责任,便于各党支部遵照执行。
针对有的党支部不知如何丰富党建活动形式的问题,咸宁监狱还设立了“规定动作”和“创意自选”两大类党内活动载体:规定动作突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如举办作风建设类、执纪类等培训;自选动作则强调活动的多样性,通过讲传统、读经典、唱红歌、观好片等形式,使理论学习教育生动化、具体化。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关键要做到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必依,让每个党员民警都知道在党建活动中自己该做什么、该做到什么标准。”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郝爱民表示,该局将在全省监狱全面试行党建规范标准化,达到先行先试,进一步推动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新时代湖北监狱党建工作水平。
一套体系 明确监狱管理标准
标准化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党建工作上。
今年6月,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全省监狱没有顶层设计、没有统一规范、执法管理五花八门的现象被列入“立行立改”项目。经过几轮实地调研,省监狱管理局在年中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监狱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全省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全力推动标准化建设,建立全省监狱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要开展标准化建设,首先要强化全警标准化意识。”郝爱民表示,相对粗放化、经验化而言,标准化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推行之初,民警可能会有一些不习惯,甚至出现新旧模式转型的阵痛期,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化风成俗,养成习惯,形成常态,从传统的“派工制”工作模式向依照标准“自动化”履职模式转变,从而极大地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环节,释放警力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
为此,省监狱管理局制定了十大标准化体系方案,包括刑罚执行工作标准、狱政管理工作标准、狱内侦查工作标准、劳动改造暨安全生产工作标准、政治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工作标准、罪犯生活与内务管理工作标准、罪犯医疗管理工作标准、民警内务管理工作标准、监狱企业管理工作标准以及湖北省监狱民警考核办法,多管齐下全方位推进监狱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
目前,工作职责标准化、工作要求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工作标准体系化等任务初步完成,形成了由基础标准(职位职责标准、标识标牌标准2册)+业务工作标准(以处部室业务为主分为25类25册)+实施保障机制(民警履职尽责与考核管理办法1册)三大部分标准,共28册。
其中,基础标准即监狱民警职位职责标准,从纵向上设置从省局局长到监区民警25档职级职位,从横向上明确同一职级职位民警均必须遵循的职业要求、工作职责、考评标准,是单位对民警履职考核的依据和标准。
业务工作标准则涵盖了从执法、监管、教育改造、保障服务、党务政务、队伍建设、企业管理等监狱工作的全领域、全方位,使每一项业务工作都有明确的内容要求、流程、方法、文书表样、考评标准等,每名民警都可以对应找到所从事业务工作职责与要求标准。
“标准化建设其实是对过去的工作制度进行系统与优化。”郝爱民介绍,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警务“提效”,为实战“提质”,为基层“减负”,为民警“减压”,为整体工作增设“安全阀”,让所有监狱民警的工作更加高效、规范,职业保障更加可靠,从而促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