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我省民营企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践行使命展现作为。
乘浩荡东风,广大楚商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转型升级关键期,以创新为驱动力,以绿色为主基调,湖北民企咬定目标不放松,打造“百年老店”。
“湖北智造”走向世界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我省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叫响“湖北制造”“湖北智造”,楚商功不可没。
5年的原襄樊市胶粘技术研究所所长,22年的改制民营科技企业领头人,身份转换没有改变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的创新梦。
一路坚持自主创新,一路与跨国企业竞争,回天向工程用胶高端市场、发展强劲的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车、宇通、华为、港珠澳大桥……回天在新能源、电子、汽车、高铁、建筑、环保等高端领域奋战。从湖北一隅,到全国布局,到开拓海外市场,回天成为中国胶粘新材料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和领军品牌。
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奔涌。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3%,新增18件驰名商标,全部由民营企业创造。
在武汉智能电梯有限公司,一座128米的中国最高电梯试验塔高耸入云。
公司董事长陈纯星主持开发的环保节能电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成本可下降12%以上。
智能电梯还深耕“一带一路”,在俄罗斯、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9个合资工厂,并筹建6个海外工厂。
统计表明,全省民营企业对湖北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60%,成为拉动湖北外贸增长的主力。
绿色发展守护长江
“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引领者、践行者、贡献者。”
长江大保护,民企在行动。2018年6月,湖北民营企业家发出“守护碧水长江、推动绿色发展”倡议。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万清早在2017年就决定,率先主动关停经济效益良好的子公司田田化工。
产业转型中“壮士断腕”,三宁化工历经阵痛。但李万清认定,搬迁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在枝江姚家港,三宁化工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投资百亿元改建国家鼓励发展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明年有望竣工。企业将通过“关”“搬”“建”“转”,淘汰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实现由传统化工向新材料的重大转型。
变废为宝,减少污染,格林美和骆驼都是循环经济“领头羊”。
继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去年底又落地荆门格林美。荆门格林美主导完成的“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今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废旧电池回收、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报废汽车整体资源化回收、动力电池材料的三元核技术,格林美攻克了一系列难关。
2018年,公司按照国际一流质量标准,制定格林美产品质量标准。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领袖企业”。
在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看来,转变生产方式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骆驼集团每年投入约4亿元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推行“清洁化”“减量化”“资源化”绿色生产模式。去年,再生铅使用比例达38.2%,再生硫酸使用比例达30%以上。
企业计划在每个生产基地布局铅酸电池回收再生工厂,于2020年底在全国初步建立废电池回收体系,形成从生产、使用到回收的产品生命周期绿色闭环,构建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广厦千万间,一砖一瓦垒积美好生活。
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批批“鲁班奖”“詹天佑奖”优良工程,不断刷新人们对建筑的认知,也彰显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担当。
航天双城、湖北省肿瘤医院新住院大楼、万科君澜大酒店,皆为“山河”构筑;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镌刻“远大”足迹。
从大别山走来,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理财,从仅有36只泥桶的农建队起家,靠“创过程精品、做全优工程”成长为年产值超4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连续六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创造就业6.2万余人,为湖北民营企业之首。
从秦巴山走来,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合炳,把奋斗写在首都北京的一栋栋标志性建筑上。他优先录用十堰山区员工,先后带动10多万人就业脱贫。他在国内率先发起组织“农民工专列”,自掏腰包送工人春节返乡。
从遥远的浙江绍兴走来,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林参与湖北省属建筑国企改制,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在亚非多国承建中国援外工程和国际建筑工程,率先实现民企境外工程鲁班奖的突破,楚商形象在“一带一路”闪耀。
装配式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加速转型升级,奋力高质量发展,是他们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