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是今年湖北省司法厅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开展的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
雷远勇是一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有温度的法律援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和众多基层法律工作者一起,温暖了湖北务工人员。
乡音暖人心
他学会了十多种湖北地方方言
雷远勇1994年进入洪山区司法局,一直从事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工作,都是面对面地与居民群众直接打交道。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外地务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特别需要有个贴心人,有个“老乡”!他通过在工作中接触群众、在生活中广交朋友,长期耳濡目染,下意识学会各地的方言,现在能够用十几种省内方言与前来咨询的群众无障碍交流。
今年1月23日一大早,雷远勇在法律援助中心做准备工作,无意间发现一位妇女在门口瑟瑟发抖。“寒冬腊月这么早来等候,一定有急事”。他赶紧请她进来,递上一杯热茶。“我叫林芳,因为要给孩子喂奶不能上夜班,被单位开除了,该怎么办呀?”小林刚开口,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听出小林鄂州口音,雷远勇立即搭上了鄂州话:“老乡,您是鄂州人吧?不用急,慢慢说。”小林一愣,紧张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下来。她毫无芥蒂地讲述了自己被公司开除的前因后果。雷远勇详细地向她讲解了维权思路和证据收集技巧,并依法为小林讨回了公道。
真情换人心
和忙碌一天的工友一起啃馒头
去年4月中旬的一天,32名农民工在洪山区委信访局反映讨薪问题,随后坐在地上一动不动,把信访局大门围得水泄不通。“包工头跑路了,我们半分钱都没拿到,兄弟们大半年全白忙活了,我们也不想堵门,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看到闻讯赶来的雷远勇,农民工李某十分气愤地说。雷远勇谈到他在去年年初办理的另一个案例:帮助286名农民工讨回1000余万元欠薪案例,说道:“他们能要回1000多万,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律。如果堵门能够解决问题的话,我就陪你们一起堵。”
情绪缓和下来的32名农民工纷纷跟着他,步行前往法援中心办理受援手续。途中得知他们还没有吃午饭,雷远勇为他们买了20斤蛋糕,同时通知6名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赶往中心做准备工作。7个小时的不停歇,半米高的案卷材料,相关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夜幕降临,他买来80个馒头,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和工友们在大厅共进了“特殊的晚餐”。将工友送出门时,工友们感慨地说:“非常感谢,今后我们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
法援惠民生
农民工维权更有保障
近3年来,在雷远勇的指导下,600余名农民工、3000余万元的欠薪得以要回,近万名群众的诉求通过法律手段得到维护。他也因此被授予“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五一”优秀劳动者、武汉十佳“最美法律服务人”等诸多荣誉。
雷远勇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众多法援工作者的代表,正是有众多“雷远勇们”的默默付出,务工人员的辛勤所得才有了法律保障。
记者从湖北省司法厅了解到,2019年第一季度“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专项活动期间,共解答法律咨询17024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51件,办结908件,讨回欠薪2156.4万元。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审核劳动合同6993份。针对农民工的实际困难,他们还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在原基础上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工伤赔偿”等情形,直接认定为符合援助条件,以帮助更多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