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科学饮食,过个健康冬天
2019-12-08 10:00:07   来源:湖北日报

蔡红琳 武汉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营养师。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肥胖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对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及糖尿病、肥胖症、肿瘤等代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

  俗话说“入冬日补冬”,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期,天气转寒,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胃酸分泌增多,食欲大开。如何科学饮食才能过个健康的冬天?

  “养胃”食物的真假之辨

  “养胃”没有标准定义。每个人的胃肠状况都不一样,有的胃酸多、有的胃酸分泌不足、有的胃动力差……不存在对所有人都适合的养胃食物,应针对个人胃肠道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物及做法。蔡红琳说,养胃很关键,但要在临床明确诊断、规律治疗的基础上才行,同时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那些传说中益胃的食物,到底怎样?

  喝粥养胃?粥都经过长时间熬煮,不用胃消化就已食糜状了,从这个角度上讲,粥有养胃的作用,但这更适合胃酸分泌不足的人群。对于一部分容易烧心、反酸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喝粥反而会加重症状。

  喝牛奶护胃?对于很多胃反酸的患者喝温奶可以缓解症状。这是由于牛奶可以稍微稀释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让人感觉胃舒服了一些。但比起中和胃酸,牛奶更容易刺激胃酸的分泌。胃溃疡患者如果在进行抗酸治疗,就要避免长期喝牛奶。

  姜汤能暖胃?很多人用生姜煮水或者配红糖一起来暖胃驱寒。在中医上,生姜的确有解表散寒的作用,但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如果大量喝生姜水可能会加重胃部的不适症状。

  有些食物被夸大功效

  在协和医院本部、东西湖医院等就诊的患者中,常有人认为有些食物可以达到驱寒、清肺等效果。蔡红琳直言,其实,部分食物被夸大了功效。

  冬天寒冷难耐,有些人喝酒来抗寒。喝酒真的可以御寒吗?的确,人在喝酒后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那是因为酒精刺激,使人体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人容易感觉到身体很温暖,甚至脸部发烫,造成喝酒可御寒的假象。但这种皮肤表皮的温暖,反而会让血液流动加快,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随之增加。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所以,喝酒不仅不能暖身,还容易使人感冒。

  秋冬雾霾多,吃猪血、木耳、银耳可以清肺?食物是从嘴里吃进去,在小肠吸收;而PM2.5微粒是从鼻子里进去,在肺里沉积,这两条路完全不重合。即便吃“润肺”食物后能够通过增加呼吸道表面黏液、促进纤毛运动等方式提升清除呼吸道中粉尘的能力,但也很难清除PM2.5那种超细颗粒。至于肺泡里的粉尘微粒,它们就更加鞭长莫及了。所以,想简单地用某种食物来避免雾霾危害的想法不靠谱。

  补的关键在均衡

  其实,补水是基础。冬季天气干燥,人们很容易处于缺水的状态,一定要注意及时喝水,适当多补充一些含水量比较高的蔬菜和水果。

  很多人觉得肉汤、鱼汤浓稠,营养丰富,多吃肉、多喝汤能补身体。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汤汁中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一般煨汤都是用各种大荤的食材经过长期熬煮做成的咸味汤水,其主要成分是水、脂肪、食盐、蛋白质分解带来的氨基酸、多肽以及各种含氮化合物。这类煨汤里面除了水,最多的就是脂肪,很多白色浓汤之所以白,就是因为脂肪多。对有些胃肠道较弱的人来多,过多的脂肪反而比较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

  蔡红琳建议,在冬季想要抗寒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类食物的食物热效应比较高,此外,红肉中还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红素铁,饮食中增加铁的摄入,抗寒能力会增强。

  很多人喜欢在饭后喝一杯茶去油解腻。喝茶真的有助于消化?确实,茶叶中的咖啡因、可可碱等成分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但是茶叶中的鞣酸、茶碱反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事实上,我们饭后喝茶觉得清爽并不是茶水能帮我们“刮油”,而是水分对胃肠道的冲刷所达到的“解腻”效果。

  均衡膳食最关键。蔡红琳提醒,冬季饮食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而不应胡乱进补。适当增加粗杂粮和新鲜蔬果的摄入、均衡膳食、规律生活、适当锻炼才是养生的最佳方式。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