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陈俊)11月18日上午,宣恩县晓关侗族乡中心卫生院内,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紧张上演。面对一位68岁、突发偏瘫的患者,该院卒中救治团队快速反应、精准施治,在患者到院后短短25分钟内成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5分钟后症状改善。
据了解,这是该院今年成功实施静脉溶栓救治的第三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标志着医院在“323+”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攻坚行动的推动下,急性卒中救治流程日益成熟,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持续巩固,基层医疗应急能力稳步提升。
当日清晨6时30分,家住晓关侗族乡黄河村的黄奶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乏力、无法活动。8时45分家属发现后紧急送往我院。9时25分,患者抵达医院,急诊团队立即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患者被直接送入CT室进行检查。
患者到院时右侧肢体肌力仅为1级,结合患者主诉、体征和头部CT结果,医疗团队迅速明确诊断:脑梗死急性期。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就此全面展开。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急性脑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窗,医护团队争分夺秒完成病情评估。在确认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指征、排除相关禁忌证,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救治团队于9时50分为患者注射溶栓药物。
令人欣慰的是,用药约五分钟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即从1级恢复至3级,肌力明显改善,溶栓治疗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此次救治从患者入院到开始溶栓,全程仅用时25分钟,充分体现了医院卒中团队高效的协调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为进一步保障患者后续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该院于10时15分启动双向转诊机制,将患者安全转至宣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后续专科治疗,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溶栓、向上转诊的无缝衔接,展现了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高效运行。
本例成功救治是晓关乡中心卫生院深入推进“323+”攻坚行动、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院已成功完成三例卒中静脉溶栓救治,卒中急救流程持续优化,团队协作日益默契,基层“哨点”作用不断强化,切实为辖区居民筑牢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
晓关侗族乡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323+”攻坚行动为指引,不断巩固和拓展区域协同救治成果,加强人才培训和流程优化,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责编:万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