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湖北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省人工智能企业1215家,较去年全年增长49%。其中上市企业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
湖北省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夯实基础。目前,武汉超算中心二期、中国移动武汉智算中心、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2024年,全省产业规模1107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今年1至9月产业规模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近30%,居中部前列。

“湖北在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人工智能人才优势。”湖北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目前汇聚了21位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院士,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超5000人。创新推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从高校院所遴选专家派驻企业,精准对接技术需求,目前已累计选派1476名“科技副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个,达成合作项目2763个。
中试平台是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桥梁。湖北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的系统化认定与培育工作,已认定40家省级中试平台,其中,武汉长江计算服务器中试平台、湖北省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分别聚焦人工智能算力、智能终端等领域,九峰山实验室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与中试平台。
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湖北坚持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合答题、市场判题,每年统筹安排约1.5亿元项目资金,面向全社会发榜求解,高效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湖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近3年,省级人工智能科技项目企业牵头占比增加至70%,人工智能领域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90%以上由企业牵头,省级重点实验室70%以上有企业参与,2024年湖北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
“我们集团已经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设立了10余只投资基金,累计精准投资80余项次,投资金额超110亿元。”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陈勇表示,目前集团正在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共同筹建新一轮总规模20亿元的“长江人工智能基金”,重点聚焦智能硬件、算力基础设施、“AI+”行业应用等核心赛道,精准赋能掌握硬核技术、具备创新商业模式与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科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