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专题资讯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新双高”建设 --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思考
2025-09-23 13:52:01   来源:今日湖北


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第一家应急管理类高职院校,近年来,我们坚持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应对挑战、赢得未来的“关键棋”,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双高”建设的主题,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和产教融合体系,全面提升办学内涵和社会服务质效。

一、强化关键意识,增强产教融合自觉

按照“学明白、想清楚、干到位”的工作总要求,我们始终将深化产教融合摆在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位置,践行服务地方、对接产业、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增强推进产教融合的政治、思想和行动自觉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准融合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市部署要求,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 “新双高”建设主题,突出深化产教融合关键,按照“1+2”总体规划思路全力打造应急与安全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梯次孵化智能制造和机电工程、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统筹推进“五金工程”,全面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和办学质效。

二是强化战略引领,把准融合要求。坚持“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的发展原则和“对内整合,对外开放”的方法论,站位教育强国和“支点建设”战略全局,立足服务应急管理事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办学宗旨,进一步抬升发展坐标,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启动实施“新双高”引领、专业适配、服务主城崛起、教文旅深度融合、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平安守护等“八大行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战略大局的作为度和贡献率。

三是强化产业引领,把准融合关键。围绕“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强化服务企业需求意识。紧密围绕武鄂黄黄都市圈建设和省市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办学资源,着力打造“5+2”产教融合平台。突出服务地方“十园百企”重点领域,与本地120余家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一批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校企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落实关键举措,构建产教融合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核心环节,学校出台并落实了一系列关键举措,着力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产教融合体系。

一是突出专业共建,动态调整优化坚持以事业、产业、就业为中心,不断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紧密跟踪应急管理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与湖北省应急救援协会、黄冈市应急管理局以及相关龙头企业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智能安全监测技术》《应急救援装备操作与维护》等一批贴近生产实践的模块化课程,将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内容。

二是突出人才共育,创新教学模式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养模式。联合北京航天宏图、湖北电鹰科技、时代星光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共建无人机产业学院。与安能集团、科峰传动、正茂集团等30家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和冠名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考核评价。强化实践教学,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讲授实操课程,学院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深化校地、校企合作,高标准建成集教学、实训、培训、技能考试与鉴定等于一体的应急管理综合实训体系,推动学、训、考、就一体深度融合。

三是突出师资共培,打造“双师”队伍全面启动实施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和产业导师特聘计划,定期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同时从企业聘请高水平技术能手、工程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攻关,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打造了一支既精通理论教学又熟悉产业实践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

四是突出平台共建,推动成果转化。积极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搭建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科研创新平台。与湖北祥云(集团)、武汉科技大学联合组建化工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化工安全、智能制造两个流动博士工作站,柔性引进博士、教授和专家50余人,选派博士服务团和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坚持以用为导向,大力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

五是突出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坚持面向合作企业开放红色和科普场馆、图书馆、实训场地等资源,企业将其生产设备、技术案例、科研项目、培训资源引入学院。校企共建应急安全技术技能创新平台,面向省、市重点企业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安全生产培训,主动承接企业技术咨询和服务项目,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

三、健全关键机制,提升产教融合质效

通过机制创新,推动产教融合松散结合走向深度融合,从短期项目走向长远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成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一是聚焦“谁来融”,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合作企业代表组成的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顶层设计有力、统筹推进有序。建立常态化校企沟通渠道,通过定期互访、人才需求对接等形式,及时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动态和需求,反馈人才培养情况,确保校企合作信息畅通、响应迅速、调整及时。

二是聚焦“在哪融”,完善融合平台体系。统筹产业需求和学校职业教育资源优势,聚焦湖北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学院、“云上三品”电商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和青少年应急救援教育实践基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系统搭建“5+2”产教融合平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办好博士创新工作站和鄂东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关键技术需求。拓展校外社会职业培训平台,实现学校社会服务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三是聚焦“如何融好”,强化保障支撑机制将产教融合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考核指标体系,对在专业共建、课程共开发、学生实习就业安置、技术合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参与融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教师企业锻炼制度和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授课,真正实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技师、教学与生产三融合。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项目运行、知识产权归属等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风险,保障各方权益。 

(作者系湖北黄冈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红 

责编:万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