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日前发布数据,7月份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二。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CPI同比上涨0.4%,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三,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湖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7月平均,湖北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2025年7月份,湖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5%。
服务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武汉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武汉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0%,高于消费品价格1.1个百分点。在调查的72种服务项目价格中,上涨的有23个,占31.9%,上涨面较上年同期扩大2.7个百分点。得益于2025年来武汉文商旅融合发展,景点门票、电影及演出票、其他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4.2%和3.0%。需求升级叠加用工等刚性成本上涨,美容美发洗浴、衣着服务费、母婴护理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4.4%和1.3%。
7月份,服务消费继续“领跑”,统计数据显示,武汉7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7%,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30个百分点。
7月以来,湖北安排了“乐购湖北 潮玩一夏”夏季消费季活动,聚焦暑期学生、亲子家庭、纳凉市民、外地游客多元化需求,差异化打造乐动江湖—商圈音乐节、宵夜鄂不停—特色美食街、清凉潮玩季—商超文旅体等消费新场景,突出湖北商业消费的“新潮”流、“国潮”范、“风潮”味。活动期间,政企协同发力,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湖北多地也同步发放消费券,开展家电、数码、黄金等补贴活动,营造“惠购湖北”浓厚氛围,“一站式”满足人民群众夏日消费需求。具体到武汉市,夏季消费季会举办嗨购、美食、潮玩、悦动四大系列100余场重点活动,激活夏季消费。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针对83名大学生的调研显示,高校学生平均每年用于体育健身、驾照等专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型消费达到2235元,占每人每年教育总支出的比重接近9%,用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的消费需求激增。这也带动了服务消费中,教育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5%。
“外摆经济”带动餐饮业升温
星级酒店在门口摆出美食摊位,市民花费亲民价格就能品尝到各种美食,在这个夏日,多家餐饮通过这种方式让市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美食。统计数据显示,这种“外摆经济”带动武汉市7月在外餐饮价格上涨1.7%。“美食+美景”“美食+观演”新场景成为餐饮行业改善消费体验新时尚。
同时,尽管部分领域价格上扬,武汉市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八大类商品同比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鲜菜价格下降8.2%,猪肉价格下降12.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7%,武汉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在工业消费品方面,7月份,武汉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1%。相关分析认为,工业品消费价格变化,反映消费者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价值兑现,发展型消费已成为驱动市场的重要引擎。体现在消费者身上,中、高考结束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升学三件套”成为热销商品,带动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3.8%。此外,小米AI眼镜凭借其智能交互功能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推动可穿戴智能设备价格同比上涨6.7%。
“国补”的刺激同样也是居民购买的一大动力,2025年第三季度的“国补”于7月下发,第四季度的“国补”明确将于10月下发,居民消费信心得到提升,产品升级换代需求不断释放,推动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
暑假结束后,将迎来“十一黄金周”,十一期间一直以来也是消费极其活跃的时段,相关分析认为,随着各种政策的叠加、各地活动的翻新,消费热情有望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