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专题资讯
阳新县王英镇:“党建红”映透仙岛湖
2025-08-13 18:16:41   来源:今日湖北

  

盛夏八月,仙岛湖景区游人如织。这片镶嵌在阳新县王英镇版图上的“荆楚明珠”,自晋升省级旅游度假区后,正以愈发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近年来,王英镇的喜报,恰如这盛夏的蝉鸣般接连不断,先后摘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镇”等金字招牌,从昔日的“省级贫困乡镇”蜕变为闻名荆楚的康养宜居之地,人均收入23年增长35倍。

这一切的背后,始终闪耀着一面鲜红的旗帜——党建引领。“旗帜举起来、阵地强起来、组织动起来、活动搞起来”的生动实践,正通过“党建+”的多元模式,为这片山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百里党建示范长廊

七月的骄阳烤得“三王公路”发烫,高山村旅游驿站内,党员志愿者王敏正麻利地往纸杯里舀绿豆汤。“来,刚冰镇的,慢点儿喝!”

“这口绿豆汤喝着真舒坦!”来自江苏的游客周红霞举着杯子点赞,“太贴心了,第一次在旅游驿站里喝到免费的绿豆汤!”

这样的温暖场景,早已是高山村党建品牌的日常。自2023年6“周一窗口”党建品牌落地,这个藏在山坳里的小村庄,便踩着民生需求的鼓点不断向前。2024年春开始,“积分超市”货架上的洗洁精、大米换得火热,村民吴红露用攒了半年的积分换了一桶油,笑得合不拢嘴:“扫扫马路、劝说别人不要焚烧秸秆,就能换东西,党员想出的招儿,让咱村风气都变好了!”今年清明刚过,村头“幸福食堂”的炊烟袅袅升起。78岁的石德乐端着盛满红烧肉的餐盘,往老伙计们中间一坐:“以前冷锅冷灶对付一口,现在天天三菜一汤,吃完还能凑桌象棋,党的政策真是暖到心窝里!”

沿着蜿蜒的三王公路向上,百里党建示范长廊的画卷也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泉丰村村口的“先锋服务 4+1”公示栏前,党员刘元平通知本月的新活动:“本月12号在老年活动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集体过生日”。话音刚落,村民倪桂红就接上话:“这个月我正好过生日,我也要当寿星啦!”旁边村民笑的乐不拢嘴。

王英村的水库边,党员王能禄正带着志愿者清理岸边垃圾。“咱这是饮用水源地,一点马虎不得。”他擦了擦沾着泥的手套,指着清澈的水面说,“入党时宣过誓要为人民服务,守护好这湖清水,就是守护着200万人的水缸子。

新屋村党群服务中心,民宿老板张运营正拿着刚办好的经营许可证道谢:“当初愁手续办不下来,村党支部三天就帮我跑完了流程,‘三有三为’真是说到做到!” 村党支部书记石则学笑着摆手:“你在这儿创业能带动乡亲们增收,咱帮你就是帮大家!”

在水库对岸的东源片区,“红色邮差”王梦楼的小车又载着满满当当的物资出发了,车里装着李大爷的降压药、王婶的移民补贴存折,还有几袋给王大妈女儿捎的家里种的新鲜蔬菜。“每周跑两趟城区,别看路远,只要能帮乡亲们解决事儿,心里就踏实。” 他眼里闪着光,“上次王细花家孙子发高烧,我连夜送县城医院,看着孩子转危为安,就觉得这‘红色邮差’的名头没白担。”

1755080112166069.png

游客心中的“仙岛先锋”

晨曦中的仙岛湖,云雾缥缈,“党员先锋号”电船载着游客缓缓驶离码头,桅杆上的党旗在千岛叠翠间格外醒目。老党员杨昆南立在船头,望着这片曾见证过“顿顿咸菜红薯饭”的水域,眼中满是感慨:“从截水造水库,到苦日子里开荒养鱼,再到如今成了‘荆楚第一奇湖’,仙岛湖的每滴水都浸着奋斗的滋味。”

2020年7月,湖上党支部在仙岛湖成立,9 名党员带领180名职工,让每艘游船都成了“流动的红旗”。“有困难找支部!”渐渐成了游客的口头禅。一次游客中暑晕倒,杨昆南带领应急救援小组驾艇飞驰,十分钟便完成救援;党员尹细送捡到 1.6 万元现金,连夜通过抖音寻回失主。值班岗亭里的“排难解困记录本”,密密麻麻记着每月十余起这样的暖心事。

女船长陈银枝的“服务背包”里装满了责任:“这是7年工作养成的习惯,里面有救心丸、藿香正气液、创口贴,还有些糖果。”她用3天学会驾船,却花7年琢磨服务。在她带动下,16 名女党员船长组成“红色娘子军”,既当环保宣传员,又做游客贴心人,抖音上满是游客对她们的点赞与好评。

虽只有9名党员,“湖上党支部”却像一座坚实堡垒,牢牢扎根仙岛湖,用一件件实事连接党心民心,谱写着为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

而在陆上,由3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先锋队伍同样活跃。

泉丰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文星自2018年入党后,便“失去了”五一、十一假期。“每年五一、十一及重大活动期间,我都会像镇里的广大党员一样,志愿到‘党员先锋岗’服务游客,用自己的力量为仙岛湖旅游添份力。”他坚定说道。

作为旅游党建品牌,“党员先锋岗”历经多年发展,服务效能持续提升。近五年来,党员志愿者在先锋岗累计服务3600余小时,服务次数超7000次,参与志愿者达1.6万余人次,不仅获评黄石楷模(集体),相关案例还入选2023年文明旅游优秀案例

“仙岛先锋”成为王英党员的光荣称号,成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心中的旗帜!

1755080135124834.png 

“红色桑油之路

王英镇国和片,G351国道两旁的9行政村像串在红线上的珍珠。这片以革命烈士、红军团长伍国和命名的红色沃土,如今正铺展着一条党建引领的致富路——当地百姓都亲切地叫它“红色桑油之路”。

“那年春天雨水足,我和老冯他们蹲在田埂上数了三天,最后拍板时老蔡的烟袋锅敲得邦邦响。”蔡贤村党总支书记蔡召成指着村口的桑树林,黝黑的脸上堆起笑纹。2008年的那个清晨,他带着冯光进、蔡庸华等6名党员干部在荒坡上比划,冯光进扒拉着刚冒芽的桑苗样品:“养蚕不用壮劳力,老人们在家就能管,这账划算!”

七双沾满泥土的手在田埂上握成拳头。蔡克龙抡起铁锹先挖了第一坑,汗水顺着脊梁沟往下淌:“党员不带头,群众咋敢跟?这100亩地要是成了,咱村就有盼头了!”春寒料峭里,铁锹碰撞冻土的脆响成了最动人的晨曲

如今,走进1400平方米的桑蚕合作社厂房,全自动轨道式养蚕机械正嗡嗡运转。管理员蔡指着传送带上的蚕丝笑得合不拢嘴:“去年引进这大家伙时,党员们带头学操作,三天就摸透了门道。你看这出丝率,比原来提高四成还多!” 车间另一头,几位妇女正忙着将雪白的蚕丝弹成棉絮,蔡庸华的媳妇一边踩动踏板一边念叨:“3000多床蚕丝被呢,去年光分红就给娃攒够了学费,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国和片的山水间,“党员责任岗”的红旗插遍茶园果园,“支部联建”的招牌挂进合作社,几年间,新种植油茶1.1万亩、种植中药材1000余亩,养殖牛、羊、鸡等畜禽5万余只。国和片广大村民正沿着党员们开辟的道路,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1755080161517537.png

“党建不是墙上标语,是融进柴米油盐的实在,是写在群众笑脸上的答案。”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王英镇党委书记孔祥鹏的话,正是王英镇的真实写照。山南山北,百里库岸,那抹鲜亮的 “党建红”,不仅映透了仙岛湖的每一滴碧水,更照亮了王英镇乡村振兴的壮阔前程。

通讯员:阳新县王英镇人民政府  陈际际 

责编:万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