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专题资讯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
2019-07-17 09:12:23   来源:人民网   分享:
0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jpg


曾经是周边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如今成为市民户外活动的首选地,水质创40年来最好水平,通过生态综合治理,武汉东湖实现了水质的美丽蝶变。

走进位于东湖生态风景区的东湖绿道,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呈现在眼前,这条总长101.98公里,我国最长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湖绿道将东湖变成人们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东湖周边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东湖一度成为武昌、洪山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东湖水质曾下降至V类。

2009年,《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东湖治理有了顶层设计。2012年,制定实施《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2014年,统筹实施“中心城区治污两年决战行动计划”,围绕东湖,推进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谋划污水深隧工程等重大项目。2017年,武汉市政府审议通过《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主湖治理的一系列工程紧锣密鼓推进。

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主城区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2200公里污水管网,污水提升泵站71座,形成12片污水收集系统。在东湖及周边汇水区域,形成一张有效保护网。

伴随骨干污水收集系统逐步建成,东湖全面截污在同步跟进。2017年,东湖水质迎来拐点,主湖水质进入“Ⅲ类时代”。2018年,东湖风景区向子湖的劣质水体宣战、向初期雨水宣战、向不达标尾水宣战、向绿道沿线的湖边塘宣战、向小游船污染宣战,通过消解面源污染,生态系统恢复等生态综合治理,最终实现东湖水质的美丽蝶变。

绿道的建设,对沿线湖泊岸线环境进行了系统改善,建设软质生态驳岸,新增污水管网,修整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打通与主湖分离的水塘,修建堤岸及水系连通桥,增强大东湖水域水体循环流动。

东湖绿道全程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将过去东湖沿线均为垂直驳岸,雨水未经净化过滤直接入湖,转变为现在整个东湖绿道沿线,大多使用软质护坡的生态驳岸,雨水可通过绿色植被、水生植物进行再过滤。减少了污染入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东湖的调蓄功能。

东湖绿道通过人工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针对性地净化东湖水体,使东湖水质达到这几年来最优。数据显示,目前的东湖水质40年来最好。

2016年至2017年,东湖绿道一期、二期相继建成开放。

东湖绿道一期共栽植树木31306株(其中乔木21507株),二期共栽植乔木21302株。其中有数百棵树龄在60年左右的大树,包括樟树、榔榆等本地树种,组成一幅枝繁叶茂、大树参天的特色风景。

东湖绿道鼓励绿色出行,倡导都市慢生活,全线禁行燃油燃气机动车,只允许观光电瓶车、自行车和行人通行,或从湖面坐船游览。

东湖绿道开通至今接待游客总量近4000万人次。湖光山色与人文融合的美丽画卷,大家真切感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作为军运会主赛场之一,东湖将承办马拉松、自行车赛、公开水域、帆船等赛事,东湖将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张沛)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2.jpg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3.jpg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4.jpg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5.jpg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6.jpg



武汉东湖实现美丽蝶变 水质40年来最好7.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