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惊天秘密:心理压力是诱发白癜风的罪魁祸首!
2018-01-21 10:19:34   来源:中新网

  白癜风是世界性医学难题,全世界发病人口近1亿,我国总患者达千万。由于患处斑驳性皮肤色素脱失影响形象,患者求治欲望高,并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同时,白癜风发病机制不清,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患者病情迁延反复,失望和悲观抑郁,社会异样眼光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疾病-心理-疾病”恶性循环。

  一、白癜风发病率攀升,发病机制仍无定论!

  白癜风发病率仍在持续攀升,究竟什么是导致白癜风出现的罪魁祸首?专家表示,白癜风病因错综复杂,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尽相同。单一致病原因与多种病因,凭经验或者肉眼判断很难准确确定发病原因。

  1.白癜风发病率加速增长特点明显

  全世界白癜风发病率是0.5-2%,发病人群接近1亿。世界各地白癜风发病率有细微差异。美国、法国等白种人的发病率在1%左右,而非洲、南亚约为3%到4%,印度发病率高达5%-7%,深肤色人种发病率高于白种人。我国最新研究数据患病率约为0.56%,总患者也达千万之多。

1.jpg

白癜风患者年龄段分布

  北京胡发刚白癜风遮盖医学研究院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白癜风患病男性高于女性。同时,中国白癜风人群发病显现出低龄化趋势,发病年龄集中于15—40岁的青壮年。身体素质偏低,社会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白癜风认知不足是患病人群的典型特点。

  2.白癜风治病原理众说纷纭

  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环境和饮食污染,我国白癜风患者发病率有持续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开始低龄化。白癜风具有明显季节性,夏季是白癜风多发期,春、秋、冬季有自行减轻现象。没有找到确切发病原理是白癜风难救治的重要原因,目前有关白癜风发病原理有如下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自身免疫学说、酪氨酸、铜离子相对缺乏学说、遗传因素、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等。

  神经化学因子学说认为黑色素生成过程发生障碍时导致色素脱失,产生皮肤白斑。自身免疫学说发现淋巴细胞侵及真表皮交界,使基底膜破坏进入表皮,属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素细胞自毁学说认为白癜风好发于暴露及色素加深部位,表皮黑素细胞功能亢进,促其耗损而早衰。各执一词的学说仍无定论,但影响白癜风发病的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个人难操控,但神经精神因素却跟人的行为息息相关。

  3.心理压力因素日益被关注

  通过对调查报告统计不难发现,在中国白癜风发病人群分布中,学生群体和办公室办公人员已经成为白癜风发病主体。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造成学生群体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而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期的学生,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白领人群作为第二类白癜风高发人群,长期电脑办公缺乏运动,也成为白癜风的高发人群。

2.jpg

白癜风患病人群职业分布

  白领人群与学生人群的发病被日益关注,占比高达白癜风总人群56%。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白癜风发病人群也明显高于三四线城市与农村。白癜风人群职业集中性与地域集中性凸显,为何呈现此种集中度,集中人群背后的心理压力因素,究竟哪些因素是幕后凶手?

  二、心理压力成诱发白癜风罪魁祸首?

  受气候变化、日光照射和生产劳动、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北方白癜风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城市的工业污染、生活节奏快、竞争性强及心理负担重等因素有关,但心理因素影响日趋明显,成为日渐被关注的社会问题,难道真是诱发白癜风人群的罪魁祸首?

  1.心理压力诱发病变的医学原理

  白癜风产生与人精神状态有极大关系,皮肤是反映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表现器官,大量临床病例证明,精神因素是白癜风发病或病情加重的不可忽视的诱因。据估计约有2/3的病例在起病或皮损发展阶段有精神创伤、过度劳累、焦虑悲哀、寝食不安等精神过度紧张情况。多数患者咋前期有心理问题,让人怀疑心理原因的确成了重要的致病因素。

  白癜风发作、蔓延高峰出现在工作学习压力最大时,如高考前夕、熬夜赶工程阶段等,发作几率增大,病程加快。精神压力虽不可能单方面导致白癜风,但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诱发、加重白癜风的重大辅助因素。“苍白刺眼”的白斑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个才是患者最痛苦的根源。

  2.心理压力大致使白癜风恶性循环

  白癜风虽只单纯损害皮肤,却在现实生活中严重打击患者自信。遗传、免疫问题都非人为因素,但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却可以调控。白癜风“不痛不痒不传染”,可以说只是影响了美容,却被称为“活着的癌症”,最大原因就是对患者心理影响。长期暴露在外的白斑,会不同程度地妨碍人的社交行为,自信心大受打击,严重影响患者自信心,所有才有很多患者不惜倾家荡产也想治愈白癜风。

  3.患者破除心理压力的怪圈成本巨大

  白癜风治疗方法多分为如下几类:激素疗法、光疗法、外用药物疗法、口服药物疗法、中药疗法、皮肤移植、脱色疗法。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和疗法能保证彻底根除白癜风,世界上还没有白癜风的特效药物和疗法。所以白癜风的治疗,讲“有效率”是意义不大的,更重要的是“治愈率”,同时还要防止复发。

  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患者救治心理急切,病急乱求医现象频发。初始发病人群,去正规三家医院寻求治疗,但是治愈率低、进程慢等原因,疗效差的患者1-2年后会转向尝试广告猛烈的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治疗混乱,多数要求患者住院治疗、每天检查,动辄1-2万/月,为治疗白癜风已花费几十万的患者数量庞大。花样百出的疗法及各色偏方,安全性难于保证。高昂费用、低治愈率让患者不堪重负。

  三、遮盖液帮患者破除患者心理压力怪圈!

  多年来白癜风患者一直在发病、救治、难以治愈、治愈后防复发的怪圈中,2004年中国率先推出了第一瓶遮盖液,由传统治疗转向需求遮盖。盖百霖推出第一瓶遮盖液后,近年遮盖疗法也逐渐被医学界认可。研究表明,对白斑遮盖使皮肤恢复正常颜色外观,可直接改善患者自我形象,减少社会心理应激,阻断了白癜风的“疾病-心理-疾病”恶性循环,大大促进白癜风的救治。

3.jpg

白癜风遮盖心理隔断机制

  1.遮盖液阻断不同病程患者的心理压力

  白癜风患者根据发病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群:

  第一类人群是“前期发现者”:患者刚刚发病3年以内,发病面积并不大,但特别紧张和着急,精神压力最大。患者看病多去正规三甲医院皮肤科,找专业大夫寻求帮助,被称为“前期发现者”,使用遮盖液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控制白癜风的高速扩散。

  第二类人群是“中期治疗者”:“前期发现者”人群,在三甲医院未痊愈,病急乱投医型。开始转向广告投放大,治疗概念宣传多,甚至夸大治疗效果的民营专科医院,甚至尝试放血疗法等民间偏方。治疗费用奇高,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更新也为患者带来困扰。遮盖液帮助患者缓解治疗压力,慎重抉择诊疗方案。同时,遮盖疗法也被临床医学重视帮助治疗效果提升。

  第三类人群是“后期无望者”:经过5-6年艰苦治疗仍未痊愈的白癜风人群,从“中期治疗”转向“后期无望”。对治疗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不相信能治愈且不愿再尝试。病人使用遮盖液可保持正常生活状态,使得患者找回自信拥抱新生活。

  目前,遮盖液主要的用户60-70%主要集中在“后期无望者”和30-40%在“中期治疗者”,未来在对遮盖液正确认知后,走向“前期发现者”已成为遮盖液使用人群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患病群体及社会对“不痛不痒不传染”的白癜风有更为正确的认知,帮助他们正常生活,重新走向社会。

  2.盖百霖推动白癜风患者心理压力研究

  白癜风虽然不痛不痒,却影响了患者外貌。患者因此面临失业、失恋、失去晋升机会等问题,难以治愈现状更给患者以打击,甚至因此失去生活的勇气。随着胡发刚发明白癜风遮盖液,以盖百霖为首的白癜风遮盖行业崭露头角。由于遮盖液能对白癜风患者生活品质提升起到积极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可和推荐。

  白癜风遮盖液的发明,是白癜风治疗理念的革命,在白癜风治疗未找到最佳治疗方案背景下,从研究治疗转向遮盖,从“对病治疗”到更加人性化的“皮肤美容”。遮盖液改变患者容貌,成功阻隔心理压力对患病恶性循环作用。遮盖治疗体现了对难治性慢性疾病的人本关怀,是“生物-社会-心理”模式下白癜风诊治医疗实践的补充。遮盖液让他们解决“面子”问题,重新拥抱生活。

  经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白癜风诊疗共识(2014版)》中特别认可了胡发刚院长提出的遮盖疗法。吴纪龙、许爱娥教授还特别发表了一篇关于白癜风遮盖疗法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认可白癜风遮盖剂起效快,能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年以来,白癜风遮盖行业不断发展,给白癜风患者带来了消除精神压力的希望。

4.png

北京盖友会线下活动

  3.盖友会筑起白癜风患者共同的心灵家园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使用白癜风遮盖液患者累计达百万人次,白癜风遮盖行业每年以超过150%的速度发展,受益患者遍布全国各个省市。2015年盖百霖与100多位使用盖百霖十年以上病友,共同发起和创建了全球最大的白癜风患者社群组织——盖友会,入会已有七万多患者。希望汇聚大家的力量,一起帮助到更多被白斑困扰的患者,创建平等、轻松、开放的交流平台。推动全社会关注这一群体,给广大白斑病友营造更温暖、公平的社会环境。

  作为白癜风遮盖行业领导者,盖百霖12年来引领遮盖行业发展。盖百霖成立北京胡发刚研究院,助力白癜风患者心理研究,帮助白癜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成立盖友会作为全球最大的白癜风患者社群组织,建立白斑患者的共同家园。心理压力已经成为诱发白癜风患者的罪魁祸首,盖百霖从遮盖出发,立志于帮助更多的白癜风患者拥抱新生活!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