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4点,整个城市还没苏醒,潜江市农发食品公司配送基地内却已灯火通明,一派忙碌景象。
分拣台上,新鲜的蔬果、肉、蛋、粮油等被整齐码放,配送工人手持清单,仔细核对每一样食材后,将其稳稳送入 0-4℃的恒温车厢。很快,印有“校园食材专用配送”醒目标识的车辆依次启动,满载着新鲜食材驶向全市86所中小学,开启新一天的“校园食安守护之旅”。
“以前总担心孩子们在学校的吃饭问题,现在扫扫码就能看到食材的‘全履历’,感到十分安心。”在该市实验小学北校区食堂仓库中,本周当值的家委会成员李女士,正一丝不苟地对着食材包装上的二维码扫码查询。手机屏幕上,产品品牌、产地来源、权威检测报告、全程运输轨迹等信息一目了然,她脸上的焦虑被满满的安心所取代。
这份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的“校园食安答卷”,背后是该市各方监督力量共同筑起的坚实防线。今年以来,在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紧盯重点环节,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监督检查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97个,立案56件,处理处分67人;推动完善相关制度16个,有效规范了该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
“从查办的案件来看,多数中小学食堂采用自主采购模式,不仅供应商数量多、分布散,食材从采购到配送还需经过多层中转。这一模式不仅推高了食材流通成本,也给腐败留下了隐患。”该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王科介绍。为做好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该市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采取“座谈问政+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模式,与职能部门监管人员、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既倾听师生需求,又了解监管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食材供应中的堵点问题,主动协调市场监管、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打破信息壁垒、加强协作配合,推动跨部门问题高效解决。
最终,在今年9月,成功推动校园食堂食材采购模式“变革升级”——将各学校分散的自主采购,整合为全市统一集中采购;探索实施市属国企运营管理模式,由市农发集团统筹负责全市校园食堂食材供应。
改革落地,监督随行。为确保国企切实“挑稳担子、扛牢责任”,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与市农发集团纪委迅速联动,组建专项监督组,将监督“探头”全方位嵌入食材采购、分拣、储存、配送的全链条。监督组深入查阅日常巡查台账、企业问题整改记录、配送基地运行日志等资料,通过“痕迹倒查”倒逼职能部门和企业规范履职,确保监管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双验收”机制,不仅对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验收,更聚焦问题暴露的制度漏洞,验收相关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情况,实现“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监督效果。
如今,在精准监督的推动下,该市“校园餐”从基地直采的绿色食材,到全程冷链的新鲜保障,再到扫码可查的溯源体系,每一个环节都透着规范与严谨。
“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没有终点。我们将立足职责定位,持续深化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以最严格的标准、最精准的监督,确保让‘校园餐’成为‘放心餐’‘良心餐’‘幸福餐’。”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