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保障全省广大师生饮食安全,有效解决学校食堂复用餐饮具(如碗、盘、筷子等)清洗消毒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大肠菌群超标等突出问题,近日,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学校食堂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学校食堂复用餐饮具的“回收、清洗、消毒、保洁”全链条操作流程进行细致规范和统一要求。

图片
《指南》明确
学校食堂应建立并严格遵守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制度,遵循“脏进净出”的核心原则,科学设置独立的洗消场所,并形成“回收→清洗→消毒→保洁→备餐”的单一流向管理流程,严防交叉污染。操作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并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指南》提出
清洗消毒设施设备配置,需按每300人配备1台双门高温消毒柜;鼓励供餐10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配置专用消毒房;清洗水池需满足工艺需求,禁止使用大盆在地面清洗餐饮具。同时,鼓励采用色标管理等先进方法,实现“脏区”与“净区”的物理分离。
《指南》要求
清洗消毒操作环节,人工清洗必须严格执行“除渣、初洗、清洗、冲淋、沥干、消毒、保洁”七步法。其中特别强调,冲淋时间需保证3至5秒,沥干环节严禁使用毛巾擦拭,消毒环节必须确保餐饮具侧放留有缝隙,以保证受热均匀、消毒彻底。此外,《指南》明确,学校食堂复用餐饮具及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不采用化学方式消毒,优先推荐热力消毒(如蒸汽、煮沸、红外线等),并需定时监测消毒温度与时间。
《指南》鼓励
学校开展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微生物等项目的快速检测,并建议每学期开学前将消毒后的餐饮具送至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指南》要求
市、州级食药安办、教育行政、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指导与监督,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共同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让师生用得放心、吃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