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蒋晓萌)2024 年 12 月 1 日上午,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于江汉大学J06B102室召开“汉调吟诵研讨会”。武汉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罗庆云、汉口竹枝词传承人沙月等诗词界领导及诗家代表三十余人参加。
汉调吟诵第三代集体传承人展演的《诗经·小雅·鹿鸣》为研讨会拉开序幕。
会议由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连庆主持。
汉调吟诵第三代集体传承人代表薛姣就汉调吟诵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当下传承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向参会代表做分享,同时,介绍了新近编著出版的《诗词鉴赏与吟诵》一书,分享成书过程和创作经验。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罗积勇、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向飞、武汉吟诵工作委员会顾问陈宝庆相继发言,他们分别从学术的角度探讨了汉调吟诵的传承性和普及性,提出建立吟诵范式、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等发展思路。
湖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古琴吟诵专业委员会会长程思中、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朱焕玉等与会专家交流分享对汉调吟诵的见解,对武汉女子诗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如何申报非遗项目提出诸多中肯意见与建议。
武汉女子诗社理事、汉调吟诵集体传承人袁红,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从陌生到热爱汉调吟诵,实现“从小我到大我”,从自我修行到参与推广传播的成长历程,令在场人员深受感动。九州诗社主编蔡正辉代表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党委书记姚泉名发言,高度评价此次汉调吟诵活动,并指出汉声汉韵的地域影响力,鼓励创新发展,希望进一步打造汉调品牌,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
最后,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江汉大学人文学教授罗庆云总结讲话。他从汉调吟诵在定位、行腔、字韵等方面的特点,希望以汉调吟诵为先锋,举办全国性的汉调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武汉方言吟诵走在全国前列。
本次活动深入探讨了汉调吟诵的传承与发展,对进一步推动汉调吟诵的发扬光大有着积极意义。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