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李建忠、钟巧玉)7月12日上午9时许,在白玉山街阳光驿站音乐治疗室,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原来武钢二医院精神科心理治疗师张昊炜正带领学员做“谁是卧底”的趣味游戏,大家“玩”得情绪高涨,在游戏中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互动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方式。”心理治疗师张昊炜介绍说。首先,张医生带领学员们进行热身。“今天,大家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我说的名词。”接着他说出“淘宝”、“拼多多”,然后走到学员身边,鼓励学员们大胆说出心中所想,“网购”、“便宜”、“方便”、“少跑路”……“矿泉水和自来水有什么区别?”“一个可以直接饮用,一个要烧开喝”,在张医生的启发下,学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热身游戏,很快打开了学员的思路。
接下来,学员们来到较为宽敞的音乐治疗室,“谁是卧底”的游戏在这里展开。学员们在张医生的带领下,围成一圈。张医生拿出一些折好的纸条,上面分别写着“黄瓜”、“苦瓜”,让大家抽取一张,然后告诉学员,这两种蔬菜有一种只有3名学员拿了,这3名学员就是“卧底”,学员们要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抽取的蔬菜,大家通过分析来判断哪个学员是“卧底”。每一轮学员描达完后,都要举手指认“卧底”,经过3个人以上指认“卧底”,淘汰出局。最后台上剩下6人时,如果“卧底”都出局了,那么持有多数蔬菜的学员就获胜。
新颖的游戏模式,让学员们眼前一亮,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它是一种夏天才有的蔬菜”、“它是绿色食品”、“毛绒绒的”、“可以凉拌”“有刺”……每个学员都表述一遍后,学员们都开动脑筋,通过每个人不同的表述,来指认出自己认为的“卧底”。游戏中的“悬疑”性,牵动着每个学员的心,到底谁是卧底?大家都相互盯着揣摩,有的脸上故作神秘,有的则开怀大笑,一场游戏把学员们都带到了情境之中,语言的沟通,眼神的交流,畅快无比。最终,持有“黄瓜”的多数派赢利了胜利。
活动结束后,学员们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纷纷说:“太开心了,希望今后多做这样的游戏!”
责任编辑:冉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