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规划引领 推动湖北三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2023-04-26 10:21:27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今天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五场《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推动三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介绍,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大力发展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和宜荆荆都市圈的战略部署,这是对过去区域发展战略的集成、深化和完善。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建设三大都市圈体现了湖北之责,是一丝不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战略抉择,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性战略性举措,着眼解决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实际,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以都市圈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施意见》对三大都市圈建设行动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三大都市圈引领的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布局基本完成;到2035年,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武汉都市圈以武鄂黄黄为核心,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建设,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襄阳都市圈着眼增强都市圈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设成为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的核心增长极。宜荆荆都市圈着眼强化面向渝东、湘西、鄂西北的区域辐射势能,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的重要增长极。”

如何推动这些目标的实现?《实施意见》提出,要突出中心辐射引领,加快打造更强经济增长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加快都市圈一体化推进;还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三大都市圈在推进建设中,注重全力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和人口的承载力,形成以都市圈引领的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布局。”

做好三大都市圈工作,湖北建立了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协调联动机制,统筹三大都市圈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以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为抓手,推动三大都市圈重点任务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2023年三大都市圈,共确立520项年度重大工作。”

作为武汉都市圈的龙头,武汉将以规划建设武汉新城为关键抓手,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加快把武汉新城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策源高地、现代产业发展高地、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宜居宜业城市样板。今年是武汉新城启动建设之年,我们确定了年度实施的十大行动和36项任务清单。优化新城规划体系,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核心区建设,”

襄阳都市圈正按照“强心、壮圈、带群、协域”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5%,经济总量达到80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前列。

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太晖:“围绕更好发挥交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城市的服务功能,我们正重点巩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产业我们坚持规划引领,树立统筹规划,规划统筹的理念,坚持清单化推进,重点巩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交产城’融合互促,以交通和物流现代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与武汉、襄阳都市圈的单极圈层结构不同,宜荆荆都市圈是沿长江廊道组团串珠式发展,着力培育国家级“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共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和“宜荆荆”科创大走廊。

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汪元程:“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城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到2027年‘当枝松宜’百强县市聚集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宜都、枝江进入全国千亿50强,当阳、松滋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