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近日下达了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计划,湖北省有38个项目获批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
此次湖北获批的国家青年科学家项目共38项,数量上,比2021年翻了三倍,经费上,也首次超过亿元。年龄上,青年科技人才平均年龄只有35.5岁,比2021年下降了3.5岁,其中,包括4名90后青年科学家。来自武汉大学的90后副教授徐逢秋,就是其中一位。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徐逢秋:“我们这个项目主要是构建磁浮精密工作台数字孪生模型,可以保证我们光刻机产品的良率和精度,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件,精度可以达到10个纳米,可以满足国产光刻机的一般的光刻制程的需求。”
此次获批项目中,50%以上的项目,瞄准了世界科技前沿。在先进制造、磁约束核聚变、航空航天、脑科学、生物有机化学等领域有望取得一批关键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参与全球竞争。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徐逢秋:“中国光谷很多的一些产业都是围绕这样的一个方向进行开展,我们会以他们的精度、他们的需求出发,对我们的样机进行一个技能指标的确定。”
青年科学家乔木,从2011年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这一次,她的创新性研发课题,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这也是湖北省属单位青年科学家首次获批立项,意味着湖北自主培养国家级年轻后备人才队伍实现重大突破。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乔木:“国家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项目、基金的支持,让我们青年科学人员增加了科研自信,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要你想干事,国家就会给你提供更大的舞台,让我们为科技强国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往往能够做出有创造性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下一步,湖北将继续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和稳定支持机制。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骏:“下一步,省科技厅要继续组织青年科学家论坛,让同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交流,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更多的机会,还有全省的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们都设定了比较高的比例,用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也为我们下一步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新发展格局的先行区,为我们建好武汉科创中心提供了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