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武汉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中小企业突破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强优质企业培育、优化金融环境、优化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支持中小企业成长,《措施》提出:对于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由市级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首次纳入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市级财政按照每户3万元标准给予奖励。同时,各区按照市级奖励标准给予不低于1∶1配套支持。也就是说,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至少可获得40万元奖励、服务业企业至少奖励20万元。同时,对于稳定在规上的工业企业和贡献突出的服务业,还有额外奖励。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我们不仅要推动小型企业长大,成为规上企业,而且希望他们能够稳住,通过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这样我们有足够多的规上工业企业,才能够支撑起全省工业增长的发展势头。”
24条措施中,鼓励中小企业研发和技改投入的,共有8条。例如,对获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市级财政将给予50万元奖励;对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中获胜的促进机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对于企业吸纳科技成果在汉就地转化的,按照技术交易额的10%,最高100万元给予补助;智能化改造设备投资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按投入总额的8%,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鼓励企业去做大规模、做强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并且促进他们能够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在国家连续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名录中,我们入选的企业数量是位居全国前列的,通过这种培育的方式,特别契合我们现在推进高技术发展的走向和趋势。”
缓解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措施》提出,要建立线下首贷中心服务站50家以上,创新中小企业特色金融产品,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发放金额每年新增20%以上。该措施有效期至2026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