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部省专家联动 开抗旱良方保中稻
2022-08-23 10:39:12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当前湖北全省累计参加抗旱的干部群众189.1万人次,投入抗旱资金12.2亿元。投入抗旱泵站3.65万座、机电井2.84万眼、机动抗旱设备36.98万台套。

截至8月21日,湖北全省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 833.9万亩,成灾357.7万亩,绝收53.1万亩。湖北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总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七成,其中,中稻产量就占了水稻的九成以上。为应对持续高温对湖北中稻的影响,由农业农村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深入全省抗旱一线,进行现场指导帮扶。

高温干旱持续,加上水源少、调水难,咸宁通山县粮食作物的受灾面积已超过9.34万亩,高温热害让中稻的灌浆结实率有所降低。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源条件,专家们提出了针对性应对措施。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郑天清:“从这个穗子看,它上部都已经黄熟了,底下还有很多空瘪的地方,现在再浇水的话产量应该变化也不是太大,因为它不会再开花了,再补一点水,还能挽回点产量损失。”

如何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溉量,让宝贵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高温晴热持续,田间的病虫害如何防治?绝收的田块该补种什么作物?专家们拿出了细化的方案。当地也成立了5个突击队,调配和抢修各类抗旱设备600多台套,组织100名抗灾技术指导员深入生产一线。

咸宁市通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朝汉:“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分类指导,制定相应的抗旱、减灾相关措施,包括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还有绝收面积后期的补种、改种,在全县进行发布。”

在荆门沙洋曾集镇张池村,赖于修渠及时,种田大户康小平的中稻都灌上了水,但粒重依然明显较低,在实地查看之后,专家们迅速给出了保产量的优选方案。

中国农业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志强:“有效的办法就是水手段和肥的手段,没有灌溉条件的 ,可以用无人机在灌层顶部喷洒一些水分,使用叶面肥结合一喷多防,减轻高温对它的灌浆影响。”

眼下,湖北全省近八百万亩中稻进入对水分最敏感的抽穗扬花期,农业农村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已经组成多个分队,在湖北8地旱情最严重的地区进行技术帮扶。全省农业农村部门也累计成立2186个抗灾小分队深入田间指导抗旱。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水稻组组长曹鹏:“已经有1800多个技术专家组在下面进行指导,有70多万农业人在进行抗旱,一点几万农技人员一直是在田间地头指导,动用了大概36万多套灌溉设备,要全力抗旱保生产。”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