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门,是湖北磷化工产业的集聚区。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荆门市磷化行业污染整改进度滞后。落实整改意见,荆门一方面持续推进磷石膏渣库覆土复绿,一方面在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上下功夫。
在鄂中生态公司,曾经成山的磷石膏堆场已经覆土复绿,堆场旁还修建了渗滤液池,将磷石膏渗滤液妥善保存。今年起,企业在渗滤液池原有防渗基础上,又铺设了6万平方米的防渗膜。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代中旭:“我们投资了3900多万(元),做了20万平方米的土工薄膜,形成一个全防渗的处理。”
“双保险”的防渗思路,来自当地环保部门一对一的辅导。针对全市14座磷石膏库存在的环保问题,荆门实施“一库一策”整改,由环保部门联合专家上门指导。截至目前,荆门市各地共投入1.6亿元,完成磷石膏库覆土复绿100万平方米,硬化截洪、截污沟23公里。
荆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鲁修文:“全周期搞服务,每个环节我们都现场帮扶,跟企业联合一起想办法、找技术。”
让矿山变绿的同时,更要想办法提高磷石膏利用率。在鄂中生态公司的建材厂板线车间,一块块建筑石膏板正快速下线,原料就是磷石膏废渣。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负责人胡志成:“我们现在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前期投资是1.7个亿,产能是30万吨的石膏粉,6000万(平米)的纸面手板,目前一期工程我们磷石膏利用率能达到50%。”
支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荆门市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贴。同时,出台“以用定产”的政策,约束企业综合利用多少磷石膏,就可以生产多少磷产品。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负责人胡志成:“补贴都是在逐年增加的,比如去年我们的平均补贴每吨是两块钱,补贴款就将近有60万。”
今年,荆门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已经达到22家,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由2017年的19.7%提升至目前的44.6%,居全省前列;新建设的4个专业磷化工园区共淘汰落后磷化产能89.3万吨,完成4家钙镁磷肥企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