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陈影)5月28日凌晨01:45,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评审委员会组长在资格预审评审系统上点击“结束”,历时近16.5小时的超长评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比预期时间要短,效率很高,专家和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辛苦了。”当项目招标人代表拿到评标报告时,对坚守现场的工作人员表达了由衷感谢。
428家投标申请单位、9名评审专家、近16.5小时的“全封闭”评审……交易中心 “不见面”资格预审投标家数创新高。 5月27日上午9:20,某市政道路施工资格预审评审会在交易中心评标室如期进行。由交易中心随机抽取的9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本项目428家投标申请单位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进行电子评审 “第一次遇到有这么多家单位的评审项目,对于我们的监管和服务工作来说,确实有难度。”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项目资格预审评审会现场图
自去年底武汉经开区实现公共资源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后,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参与交易便捷度,为营商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是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阳光运行,节约社会资源,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区内企业参与投标的热情更加高涨,交易活动更为活跃。同时评审时长也不断增加,近十个项目的资格预审评审超过12小时,投标企业多、交易时间长的交易新常态逐渐形成。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确保公共资源招投标高质高效完成。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