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惺惺相惜擦火花 · 同心打造“社区家”
2020-12-07 14:50:30   来源:今日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师生星夜造访济养天下“社区家”

本网讯初冬晚上,华灯初照,寒风凛冽。12月4日晚上中国武汉岳家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武汉理工大学孝孝团队的十多位创业大学生邀请到该校博士生导师、战略设计专家郑刚强教授,专程造访岳家嘴社区的济养天下“社区家

 1607323823534096.png

一场别开生面的超高能量与深刻内涵的对话,两场短暂而激情飞扬的演讲,令在场的大学生们听得目不暇接,醍醐灌顶,激动不已!使这一次普通对话成为一个大学生们人生的重要时刻!

1607324669826161.png 

两位惺惺相惜的实战派学者,在演讲中不时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而紧握着对方的手——像一对久别重逢的老友,更像两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在一场酣畅淋漓胜利后的久别重逢。

原定三十分钟的对话,却在社区家原创歌曲聆听中拉开序幕后一个小时才停下来......

1607324679866096.png 

对话由上海鲁美智慧投资专家团队的首席专家李江林老师,向郑教授与大学生们讲述他创立“社区家”模式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历时5年,在上海与武汉两座城市社区追寻探索。最终仅用423个字,23页PPT,创立了一套“思维严谨、逻辑清晰、文化厚重、应用方便”的“社区家”服务体系。

1607324691257238.png 

社区家体系,通过一个平台,两个乐园、三个属性来实现社区人解决社区问题”。该体系以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理念,把道家思想、儒家管理、中庸原则、人本精神融为一炉。恰到好处地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机制相结合。以社区服务全覆盖,居民情感联络为纽带,扼守社区终端数据,蓄势产生强大爆发力。这是社区家服务体系创新、创意、创造”的闪光点。

李江林老师陈述结束后,郑刚强教授以一位战略家的洞见思维与敏锐视觉,针对“社区家”项目的核心问题与底层规律进行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提问与连续追问。所有问题李江林老师都以超高语速逐一回答。如高手论剑般完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项目问答范例。

1607324706896181.png 

问答结束后,郑教授对在场的大学生们说:李江林老师的讲话具有高度浓缩性与密集能量,你们必须全神贯注的听才能跟得上他的思维。以如此快的语速阐述蕴蓄丰富的内容,你们可能听不太明白,我能听懂大部分内容。我先给大家进行简要解析,再提出我的战略设计思路。

1607324716212884.png 

于是。郑刚强教授以清晰的思路与简洁的语言给出了济养天下“社区家”如下评价与定位,并提出了战略设计思路与发展建议。

1、从表现形式上分析,“社区家”的项目PPT,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高度浓缩,阐述清晰,内涵丰富。掌握了受众心理与PPT设计研发的底层规律与方法,让人眼前一亮。

2、从项目内涵上分析,“社区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的项目,具备成长为“社区经济中的阿里巴巴”的特质与潜力,有望打造众多互联网巨头梦寐以求的社区流量入口。

3、提出一个战略思路:“社区家”项目既要高屋建瓴又要实际落地——建议提炼出“家天下”的中华核心文化内涵,并上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再植入每一个社区。

4、植入一个战略引擎:“社区家项目运作的底层规律应该是打造企业家+创业者”传帮带平台与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器。创业者是最具有发展潜力与爆发力的群体。该理念应打造成为“社区家项目的核心战略引擎,培养实干家与未来企业家;

5、支持“社区家”发展:郑教授战略设计团队可与“社区家”项目形成紧密型战略合作——以战略设计综合破解社区消费、就业、便民、养老等难题;通过战略设计导入相关资源,共同探索社区经济创新模式。

随后,郑刚强教授用20分钟时间,分享了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与设计创新、产业实践、学术生涯、战略设计理念。

一位来自“智慧城市”襄阳的平凡艺术青年,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大一即开始课余创业,到成为一位高校老师,到奋斗成长为博士、教授、访问学者、博士生导师;在产业战略设计与游艇邮轮船舶设计两个领域领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开创了诸多先河,创造了国内十几项第一。郑教授始终以创业者精神与创新激情,一路探索追寻生命真意,一路奋进充实生命内涵,一路创造平凡人的奇迹,深深感动并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位人。

郑教授作为中青年学者、战略设计专家,他那广博高远的思想,锐利睿智的眼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无论在艺术设计实践、学术研究探索、还是在产业战略思考,他都先人一步,优人一点,前瞻一域。能够这么快速看懂、领悟并深刻解读“社区家”,他是学者中的第一人。

1607324728613594.png 

中国武汉,琴台之畔,惺惺相惜,激情共鸣,再现“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境。作为战略设计界与创意策划界的两位不同年代的学者,能在这样一个基层社区机构场景下碰触火花,灵犀慧悟,觉智共鸣,这不正是当年子琪与俞伯牙之遇吗?

“华夏源流,唯楚有才”。同为楚文化传承人的他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为了“世界大同、社区一家”,“惺惺相惜擦火花·同心打造社区家”!这是多么完美的交流、融合与创新,未来值得期待。

或许就是一种缘分,可能还是一个天遇。

当晚,十多位创业大学生看着离去的郑教授背影,心中有些依依不舍,依旧沉浸在郑教授现场坐坛论道之中.......

 

编辑:蔡亮维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