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记者 侯长城 通讯员 江婷 )7月31日上午,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主办,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市洪山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承办的“2020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线上)湖北工业大学专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了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处处长阮聪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将持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武汉样板”,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和活力。目前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工作正在系统、持续、稳步地推进,各类对接活动已进入密集举办期,广大科技企业和相关机构积极踊跃参与,提升了武汉技术交易市场功能。通过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我们力争让更多的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市场应用。
本次活动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杆菌霉素D(Bacillomycin D)抗菌脂肽”、“HTCC/LTCC的超快激光精密打孔设备的研发”、“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一体化智能停车场系统”、“建造辅助机器人研发”等8个科技项目落地武汉,完成签约,金额达4420万元。
活动上,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特色科研成果“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多用途医疗机器人”、“河湖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等9个项目进行了在线路演展示。成果契合市场需求,也相对成熟,比如,蔡俊课题组的“霉菌毒素降解酶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成果,针对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解决了食品、饲料、养殖、生物等方面存在的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问题,经过多年研究,形成了稳定的发酵工艺,在5M3发酵罐上完成了微生物发酵产酶技术,完成了酶制剂的制备,设计了两种产品剂型,形成了液体酶和固体酶液体酶,取得了良好效果。胡圣飞课题组的“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 包含了可降塑料、静电屏蔽导电胶、EVA定向发泡胶、触变纳米碳酸钙、高效防火阻燃密封材料、预铺免揭防水卷材等七个新材料技术,技术成熟,市场应用广阔。
本次活动聚焦湖北工业大学绿色工业发展及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中涉及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提质”五大主题的科研成果,与会企业通过观看路演,表示希望与湖北工业大学加强交流、加深合作。湖北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高校,是我省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立足湖北,扎根武汉,主动对接武汉市产业转型需求,充分发挥高校跨界新经济研究院人才和智力的优势,助力武汉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其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在企业得到了转化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三五以来累计实现技术交易137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接近5亿元。
活动在线上举办,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80余家单位线上参加。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