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方政军 吕忠 许可可)70年沧桑巨变,70年春华秋实。20世纪70年代以前,距古汉阳城西约5华里(2.5公里)处,有一自然形成的黄土墩,其墩基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20余米。明嘉靖《汉阳府志·方域志》载:五里墩“在县(汉阳)治西五里。”五里墩因此得名。
今天的武汉市五里墩街,地处汉阳中部,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下辖14个社区,在70年的沧桑巨变中,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强劲的东风,破茧成蝶,成为了汉阳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田变商圈,小街道拥有大梦想
五里墩地域在1949年6月以前为汉阳县城郊,农田、菜地、湖塘、土坡横贯域内东西部,居民大都靠种菜、捕鱼、挖藕为生,物质生活匮乏。1981年,恢复街道建制后,五里墩街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1.5万元,利润1.5万元,税收2.3万元。40年春华秋实,截至2019年中,街道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8.1亿元,招商引资总额完成36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数千倍,街道经济快速发展。
五里墩街迅速变革,积极谋划,一个用地面积144.40公顷的五里综合体正在拔地而起。目前,在市、区、街道的共同努力下,万科、华润纷纷入驻综合体,以时尚、潮流、年轻、运动为建设理念,汇聚高端世界品牌,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及本土文化特色的风情公园式娱乐商务中心。
泥路变通途,半径五里的区域优势积蓄发展潜力
建国后,政府对五里墩地域环境进行了改造与修建,形成大小道路21条。70年后的今天,随着江城大道的开通,区域内形成四横(罗七路、梅子路、动物园路、马沧湖路)、两纵(汉阳大道、墨水湖北路)道路网,交通十分便利。随着武汉地铁网的铺设,武汉地铁4号线东西贯穿五里辖区,出门地铁,通达三镇,成为了居民的出行日常。
目前,作为汉阳中部的五里,东临归元禅寺庙文化和钟家村商圈,西接王家湾商圈,北临张之洞汉阳造历史博物馆以及梅子山、月湖,南接墨水湖、武汉动物园,与钟家村商圈和归元寺禅寺庙一路之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五里墩搭上了发展的高速列车,为汉阳中部崛起积蓄了无尽的发展潜力。
瓦房变高楼,城市更新助力群众安居乐业
建国前的五里墩,住房简陋,人烟稀少。建国后,辖区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住房逐渐增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城中村改制工作的开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小区逐步建成,便民服务、娱乐活动蓬勃开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三镇归心,半径五里。从汉阳滨江到王家湾商务区,五里墩正处在于一根“扁担”中心支点。未来,这块支点正在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担负起起汉阳转型发展的大梁,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