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社区进行走访巡查,网格平台APP则对网格员日常走访时间和行走距离都有硬性考核要求。每位网格员负责网格区域大小不同,负责区域内的人员情况也不相同,常常会出现网格员已经完成所负责网格区域的走访巡查,但网格平台APP要求的时间和距离还未达标的情况。(2019年8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现在不少机关政府、事业单位,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工作手机上或多或少都有与工作相关的APP,本来这样的APP如果能帮助工作和学习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样的APP过多或者设计不合理,使用起来,给使用者增加负担,用反而不如不用,那么这样的APP就成了变相的“形式主义”。
从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等“老”形式主义,到“过度留痕”等“新”形式主义,从文件、墙面延伸到电脑、手机,“面孔”在变,但浪费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增加基层干部负担的实质没有变。
简单拿此次事例中的APP而言,其中一个办事工作者表示,为达成一次有效出勤,在固定时间区间内必须走满3公里,有时事情已经做完了,仍不得不在包片区域内继续“闲逛”,其它一些社区工作也无法及时开展了……提起这个硬性考核要求,使用者很小王无奈。
无论是APP还是普通学习软件,无论是为了攒学分还是为了工作,在设计上肯定会有一些硬性的要求,笔者认为,如果是为了使用,那么更应该坚持问题导向,设计这些东西,更应该倾听基层的声音!
比如一些类似刷学分的软件,这类的软件虽不是文山会海,但是却硬性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下载,而且必须积攒一定的学分。其目的是为了督促更多的党员干部来学习,但是如果却硬性要求学分,那么笔者想问如果学分不够,必然会促使很多党员干部只是挂在线上而不去学习,那么这与浪费资源又有何区别?况且身为基层的一些干部,虽然不全都是“白加黑”“五加二”这样的工作模式,但是常常加班确是常事,百姓经常来找其解决问题也是实际情况,那么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还要担心学分问题,或者像上述APP这样的情况为了走够一定的公里数而必须闲逛,那么笔者想问这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吗?
笔者认为要根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需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对于具体办事部门而言,应该实事求是,多到基层走走、看看,确定是否真有必要出个APP,组个工作群,切莫忙于跟风、赶时髦,更不要老想着炫“政绩”,要多想想工作的实际。
不资源浪费,不占用工作人员多余的精力,真正做到真抓实干,这何尝不是一种为人民服务呢?而且务实工作作风,也必将会让党员干部干工作更加踏实,更加扎实。这才是百姓和国家更希望看到的。(杨毅辰)
(责编:关喜艳、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