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改革深得民心。感谢开发区法院为我们这么快解决纠纷,在快速收回租金的同时,也保障了公司商铺的继续租赁运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某大型商业广场代理律师如此感慨。
前不久,某大型商业广场代理律师来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要求7家到期租户支付租金、返还店铺,七案诉请金额合计230万元。开发区法院董力法官接手案件后,在前期反复沟通的基础上,2日内促成出租方与七承租方达成调解协议,既维护了产权方商业广场的合法权益,也考虑到了作为承租方的中小企业的艰辛与不易,双方皆服,取得了不错的法律效果。
该批案件,双方围绕合同条款效力、收费项目、收费金额、押金退还、物品返还等事项争议很大,董力法官拿到案件后,通过查阅案卷、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明确争议焦点;查阅了大量全国此类纠纷的资料,尤其是涉及到商业广场在其他地区租赁纠纷的生效法律文书,明确此类案件的裁判尺度。随后,向双方充分释明法律规定与法律风险,告知商业广场要按照公平原则计算费用,过高的费用将难以获得支持,告知承租方支付租金等费用是其应承担的义务,拒不履行将面临不利法律后果,一旦双方继续拖延下去,将会导致双方损失的继续扩大,不符合双方利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引导标的最小的潘某率先与商业广场就费用支付与押金抵扣等事项达成协议,形成调解协议样板,随后前后历经七小时,经过多轮磋商,七案全部达成调解协议。目前,各方已按照调解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履行完毕。
该案承办法官董力说:“该案的调解结果充分考虑到了双方利益,同时,该案还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为辖区某商业广场今后此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思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开发区法院始终坚持实质服务和有效服务理念,将商事调解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推进“四办”改革速度,调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6月,民商事诉讼案件结案1068件,其中调解方式结案338件,调解方式结案占比达31.65%,大幅压缩了企业解纷周期,大大降低了企业解决纠纷成本,提升了企业司法获得感。
(通讯员杨玉红 刘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