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网站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亮创举再现湖北70年发展历程
2019-08-09 10:31:45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回顾过去的70年,是共和国的成长史,也是湖北几代人的奋斗史。70年,湖北交出了怎样的发展成绩单?8月6日上午,湖北省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用“数说湖北”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荆楚大地的历史性成就和你我身边的巨变。新中国的成立奏响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开启了湖北发展的新纪元。湖北经济体量连上台阶升至全国第七,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服务业双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城镇化率由10%左右提高到6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家增至近1.56万家,公路总里程从3000公里增加到27.5万公里。出口产品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产品为主,转变为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占据半壁江山。现在,湖北的研发队伍超23万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近2%。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刘正斌:“十八大以后竞进态势明显,2012年进居全国第9位,2015年挺进全国第8,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016年第一次跻身全国第7,在中部仅次于河南,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2017年以来持续保持全国第7。”湖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钢铁、电力等少数行业支撑,如今形成了以汽车、农副食品加工、电子、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烟草、电力和医药等千亿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亮创举再现湖北70年发展历程.jpg


  今年上半年,湖北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态势,总体呈现高开稳走好于预期的格局,主要的经济指标全面实现了双过半。这得益于“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得益于湖北提出的有针对性的产业落地和招商引资措施。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刘正斌:“41个省委省政府领衔督办的重大产业项目,296个省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分别完成了年度投资的73.8%和73.1,大大高于预期,也高于全省投资的平均完成情况。农网改造今年要通电,汉十铁路今年要通车,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鄂州机场也在全面的展开。沿江高铁这些项目湖北站已经全部纳入到国家规划。”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亮创举再现湖北70年发展历程2.jpg


  发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湖北人均寿命提高到76.95岁,居民收入是过去的80倍以上,每100户家庭拥有超过36辆汽车。全省从业人员35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在目标控制范围以下,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湖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剧场、影院、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馆一站”的建设力度加大,覆盖面更广,基本实现免费开放。”


  8月8日下午,湖北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轮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交通运输厅,历数70年来湖北交通运输行业的巨大变化。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长江中游,雄踞“湖北通则中部通,中部通则全国通”的“天元”区位,是东西互动、南北对接必经之地和中国经济板块重心“北上西进”的交汇点,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交通历经了五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1949年至1977年的恢复发展阶段;二是1978年至1992年的振兴发展阶段;三是1993年至2002年的换挡提速阶段;四是2003年至2012年的快速崛起阶段;五是2013年至今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阶段。湖北交通运输从初期的“瓶颈制约”到“超前发展”,一路高歌猛进。1949年,湖北全省解放时,全省公路等级低、结构不合理,航道淤积、闸坝碍航,车船运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需要,能勉强通车的公路不足1000公里,运输工具只有1100余辆破旧汽车和100余艘小轮船,交通不便、运输紧张、乘车难、运货难是普遍现象,交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期间主要是恢复战争期间被破坏的公路、长江重要港口、铁路和航空线路,并进行了适当的改建和新建,整修运输设备和整顿运输秩序,恢复提高运输能力,使交通运输业基本适应了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亮创举再现湖北70年发展历程3.jpg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湖北交通运输事业掀开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行业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努力构建安全可靠、便捷畅通、经济高效和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切身享受到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交通运输行业开启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亮创举再现湖北70年发展历程4.jpg


  70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截至2018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29.55万公里,综合交通网密度达15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全省公路总里程27.5万公里,位居全国第3位,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35639公里,位居全国第5位;国省干线336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68公里,位居全国第8位,“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已经形成;农村公路24.1万公里,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全省98%的建制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水路:全省航道里程8667公里,其中长江航道1038公里(占长江干线航道三分之一多),汉江航道867公里,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达1992公里,位居长江沿线第1位;全省港口38个,其中主要港口4个、重要港口14个、一般港口20个。铁路:全省铁路营业里程441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1130公里。城市轨道:武汉市已建成轨道交通9条线路、318公里,位居全国第5位。航空:全省民用机场6个、通用机场5个,民航旅客吞吐量达3109万人次。全省公路总里程、农村公路总里程、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进入全国前三名。

  

  湖北交通历经70年,创造了一系列历史之最。中部要崛起,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70年来,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条条公路翻山越岭,一道道长虹飞架两岸,一辆辆客货车迎来送往,一艘艘巨轮千帆竞发,生动展示湖北交通的巨大变化,也创造了一系列湖北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的“桥”。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古往今来,长江“天堑”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0多年后的今天,湖北已建和在建长江大桥36座,创历史之最,平均每隔29公里就有一座长江大桥,全省桥梁建设呈现出“桥型种类齐全、单跨跨径大、技术难点多、科技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创新多项世界领先技术。例如:宜昌西陵长江大桥1996年建成时,是中国最大跨度的悬索桥,被称为“神州第一跨”;天兴洲长江大桥2004年开建时,超越丹麦海峡大桥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建设过程中更是创造了跨度、荷载、速度、宽度4项世界第一;沪渝高速四渡河特大桥2009年建成时为世界第一高桥;荆岳长江大桥2010年建成时为世界最大跨高低塔斜拉桥;二七长江大桥2011年建成时为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和最大跨度的叠合梁斜拉桥;鹦鹉洲桥2014年建成时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四跨悬索桥,等等。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亮创举再现湖北70年发展历程5.jpg


  同时,湖北建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人工运河——江汉运河,长江—汉江—江汉运河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全面建成。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开进湖北,华中地区最大航站楼综合体在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开通运营。全省所有县市通国道、建制乡镇通国省道、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武汉地铁已开通9条线路,通达天河机场、三大火车站等主要客运枢纽;湖北首条BRT公交线路在宜昌运行;国内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隧道建成。这些历史性的成就,已经载入史册,是见证湖北交通发展的一座座丰碑。

  

  进入新的时代,湖北迈进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征程,交通运输行业承接了交通强国建设的光荣使命。2013年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两次视察湖北,要求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湖北的改革发展把脉定向;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都考察了湖北交通,对湖北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部省领导密切关注湖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传堂书记、小鹏部长先后来湖北调研指导,超良书记、晓东省长亲自对接交通运输部、争取支持,广晶副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综合交通改革发展工作。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高层领导高度重视,既为湖北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政策,更是对湖北交通人砥砺前行的激励。

  



  (编辑:刘阳)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