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张嘴村,地处黄潭镇西北角,由于地势低洼,水流不畅,这里成为全市受内涝灾害最严重的村之一。村里1800多亩农田、鱼塘全部被淹,7个自然湾全部被水围困。
26日,记者乘坐橡皮船再次进入村里,虽然水位在下降,但这里还是白茫茫一片,不少村庄依旧浸泡在水里。
“多亏了郭书记,要不我们这日子难过哩!”村民向月林说。
他口中的郭书记,是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向张嘴村第一书记的郭良才。
再乘村民的小木船来到该村村委会,这里聚集了20多位留守的群众,郭良才正在介绍水情,做群众的安抚工作。
“目前市里镇里都在想办法排涝,相信水很快就退下去。”郭良才安抚大家。
介绍水情、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安抚群众,这几天已成为他的“必修课”。
发生洪涝灾害以后,向张嘴村大部分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已及时转移出去,但村里仍有350余人选择留守。
这么多人,与外隔绝,交通不便,生活怎么办?“老郭,你不能不管我们啊。”着急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落新给在村里挂职当第一书记的郭良才打电话求援。
23日,刚从汉北河防汛大堤上下来的郭良才,回家拿了一套换洗衣服,背上包就来到黄潭,沿路坐冲锋舟、坐铲车、趟水,辗转了2个半小时,终于回到村部。
灾情如何,群众有什么急事、难事,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情况。
向张嘴7个自然湾,湾与湾之间全部是水,交通非常不便,深的地方坐小木船,浅的地方趟水,年过半百的郭良才恁是用一天半的时间和所有的留守群众见了面。
被困两天,粮食紧张,而村里由于基站被淹,手机也没了信号,无法与外界联系,他就坐船一个多小时,穿过险象环生的水泽地,到镇指挥部运粮食。
养的40头猪饿得嗷嗷叫,村民胡子高急得直跳脚,郭良才就找家里有饲料、杂粮的群众做工作,帮他解这燃眉之急。
村民向新平的孙子没了奶粉,别的品牌的奶粉小孩又不吃,郭良才二话不说,拿着奶粉包装袋,坐船出村,趟水到渡口,再坐船到市区,辗转几次,终于把奶粉买了回来。
大水围困,向张嘴八组成为孤岛。在与群众谈心时,村民张正华问:“现在水、粮食、蔬菜市里镇里每天都运来,我们吃的喝的不担忧,就是这电,什么时候才能来?”
“周围都是水,一到晚上,乌漆麻黑,日子难熬。”“手机没电,也没法跟外面的子女报个平安啊。”村民们纷纷说出自己的心声。
看到灯光,大伙便看到了希望。郭良才深谙这个理。
“为了安全着想,现在还不能通电。”他一边耐心解释,一边跟市里联系,打算给村里租两台发电机。
25日下午,市主要领导到向张嘴看望慰问受灾群众,郭良才及时汇报了这个问题。当日晚,市防指决定先期购买一批发电机,运送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解决灾民的手机充电、安全饮水等急切问题。
26日,市里紧急调配的7台发电机到了水陆转运点。他立即组织村民运发电机,装发电机,从下午开始一直忙碌到27日凌晨二点多。入夜时分,不少村民齐聚张正华家里准备为手机充电。随着发电机的轰鸣声,一盏照明灯终于亮了起来。而此时,郭良才已经累得瘫倒在地上。
伴随着黑暗中久违的灯光一起亮起的,是乡亲们眼中滚烫的泪花。
【记者手记】
两次进入向张嘴村,这里受灾十分严重。
但遭受了重创的朴实乡亲们,依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天灾无情,洪水肆虐,身处困境中的群众,最渴望的其实就是党员干部在这关键时刻和他们站在一起,共渡难关。
践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于当前的各级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不当逃兵,冲锋在前,与群众共患难、渡难关。力所能及的问题及时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相信群众总会理解。
在此意义上,郭良才以及他背后那些坚守下来的党员干部,其实就是亮在向张嘴群众心中的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