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楚台
器官捐献者们展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2018-01-21 09:45:48   来源:网络

02.jpg

 

09.png

04.jpg

05.jpg

06.png

07.jpg

省红会举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器官捐献者们展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今日湖北(记者熊传东 通讯员李政权、涂文涛)12月18日,冬季的阳光穿过凛冽的寒风一束束的照射在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这一刻,那坚挺的松柏仿佛也在为遗体捐献纪念馆而由衷地默哀,感恩的鲜花和一颗颗由衷地祝愿在这里接力……这一天,由湖北省红十字会组织的“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这里庄重举行。本次活动有18位器官捐献者家属和12位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参加。

 

    625名器官捐献者,625道霞光

 

    在现场,所有人员首先为捐献者默哀3分钟,以缅怀致敬。捐献者家属代表蔡丽萍以及省红十字会人体捐献志愿者代表分别发言。

    庄严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刻着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他们用身体延续了他人的生命。全省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志愿者代表、协调员及器官移植医院代表等百余人,齐聚纪念碑前,缅怀纪念器官捐献者。

    捐献者家属代表蔡丽萍,曾是“感动中国”候选人,她的一对双胞胎儿子5岁时患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俗称“面条症”),据医生告知,这是一种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双胞胎同时发病几率仅亿分之一。蔡丽萍不抛弃不放弃,背抱两个儿子四处寻医,走遍半个中国。两个儿子又重新站了起来。

    可就在今年7月,孩子发烧后肺部感染,病情恶化,两个孩子相继离世。在沉重打击下,蔡丽萍希望孩子生命能延续下去,也希望这种病症能得以研究解决,她捐献了孩子的眼角膜、肝脏、肾脏,并将遗体捐赠给社会进行医疗研究,希望患同类疾病的孩子远离疾病,获得健康。

    蔡丽萍还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的队伍中。她还希望能够认领一个孩子,最好是女孩,她想把这份爱永远地传递下去,希望社会上的有心人士能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据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钦介绍,去年,《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正式颁布,对缅怀纪念捐献者有明确规定。通过追思,传播崇高义举,改变人们传统生命观,提高全社会对器官捐献在救死扶伤、保护生命方面的重要意义,鼓励公民自愿登记器官捐献意愿。

    记者了解到,2000年,武汉市探索开展遗体器官捐献。为纪念捐献者,2005年,武汉市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内设立了“武汉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将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供人们缅怀和铭记。2010年3月,武汉成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工作试点城市。2011年,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在荆楚大地全面展开。截至今年11月,我省实现人体器官捐献达625例,挽救和改善了1802名器官衰竭者的生命。

 

 

    走访慰问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

 

    12月1日,是《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颁布一周年,为传播人道理念,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褒扬捐献者及捐献者家庭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钦,事业发展部部长陈凡、副调研员李政权等一行前来荆州,走访慰问人体器官捐献者贫困家庭,发放慰问金1万元。

  在荆州开发区新风村,来自四川省武胜县的器官捐献者周青(化名)的父、母、弟、妹一家四口,就租住在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农户里。室内两床一桌、一锅一灶,家徒四壁,别无长物。周青是家中的长女,刚刚过完21岁的生日,竟因颅内出血,失去了生命。回忆起这些,周青的父母泪流满面。张钦副会长紧紧握着周青父亲的手说:“周青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延续了几个陌生人的生命,感谢你们做出这样的慈善义举,周琴将永远活在善良人们的心中”。

  在沙市区杨林堤路,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中,住着器官捐献者熊斌(化名)的妻子和刚满十岁的女儿。斑驳的墙上,贴满了女孩近年来获得的奖状。捐献者熊斌和妻子,都是企业下岗工人,平时以打零工维持生计。今年六月,熊斌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在病情不可逆转的情况下,熊斌的父母、妻子共同做出捐献熊斌遗体器官的决定,来挽救那些器官衰竭的病人。熊斌的离世,对这个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熊斌的父母年老多病,母亲已经卧床三年;熊斌的妻子,仍在超市打工,仅靠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根本不能维持母女俩的正常生活。说起今后的生活,熊斌的妻子早已泣不成声……

  就在即将离开这个家庭的时候,副调研员李政权将早已准备的慰问金,交给了熊斌的妻子,并鼓励她说:您的困难,就是红会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共度难关吧……走访慰问虽然已经结束,但爱心传递还在不断延续。

 

 

    湖北器官自愿捐献5年翻150倍

 

 

    “最应该感谢的还是那些大义的捐献者。”湖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张钦一直记得,在湖北省孝感市有一对感人的义工夫妻,他们之间的温暖约定就是一起捐献器官。2014年12月1日起,《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正式实施,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成了生命接力人。人体器官捐献最难的是观念问题,宣传普及难度较大、器官使用不透明等因素,也令不少人对这一善举望而却步。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全省自愿捐献器官达到272例,今年突破300例,而5年前的2010年全年仅有2例。

    从2例到618例。2012年的5月,武汉市爱尔眼库的协调员明维接到了一个来自孝感的电话,是一名叫袁彩霞的女士打来的,病重的她当时44岁,表示自己去世后想捐献角膜,当明维赶到袁彩霞家里时,一屋子人没有一个反对,一个月后袁彩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然而,不幸继续笼罩这个家庭,今年1月,袁彩霞的丈夫魏宏被查出肺癌晚期,他与妻子有个约定,就是去世后都要捐献器官或遗体。魏宏当时告诉工作人员,他与妻子都是义工,不管是助学、环保、关爱老人、献血还是捐献遗体,妻子都支持,这几年虽然妻子不在,他依然这么做。3月9日,54岁的魏宏去世,他履行了与妻子这个温暖的约定,捐献了遗体供教学使用。2010年,武汉市作为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城市正式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的工作,但当年全年仅有两例捐献。2011年10月,人体器官捐献在整个湖北省全面铺开。湖北省红十字会提供了一组数据:2011年到2015年10月31日湖北省捐献的例数分别是8例、26例、97例、213例和272例,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累计捐献618例,器官1784个,至少挽救了1784人的生命。

    “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非常难做的,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张钦说,因为观念的问题,很少人愿意做出捐献的举动,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事,但是短短5年时间,人数已经呈几何倍数增长,除了政府的重视,公民观念的转变和意识增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湖北之所以要出台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就是希望整个工作能够规范起来,也能让捐献者更有尊严和保障,并且不断规范整个器官捐献的工作,防止出现腐败现象。这个条例实施一年来,湖北的人体器官捐献有了重大变化。张钦介绍,湖北全省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管、红十字会推动、医疗机构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明确了各方的职责;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今年湖北出台了《关于湖北省人体器官捐献人道救助管理办法》,各方筹措了资金,并于今年9月发放了第一批补助金,以慰藉贫困捐献者的家人。此外,对人体器官获取进行分片划区的规范化管理,全省有7家医疗机构具备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资质,分片管理避免了“抢”器官的问题,由电脑进行分配。

    目前湖北省有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46人,几乎都是不分昼夜满负荷工作。中南医院协调员司晶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也是湖北省最早的一批协调员。“虽然几年来,捐献器官的人越来越多,就全省情况来看,目前仍然是30个人等1个器官的现状,需求越来越多。”张钦介绍,在推进人体器官工作中,各方坦言,最难改变的是观念问题,受传统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死留全尸”等观念影响,许多人根本不愿意在死后捐献器官,认为即便临终也不能不完整,否则就是不吉利,难“入土为安”,器官捐献的宣传普及难度较大、器官使用的不透明等也令不少人对这一善举望而却步。张钦透露,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推动立法进程,《中国器官移植条例》或将修改,将人体器官捐献修订入内,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对于湖北省来说,条例实施一年后可以启动执法检查,力求工作规范。为了增加透明度,让社会看到器官捐献的真实情况,规范协调员的行为,湖北省还将于明年出台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管理办法,建立捐献见证的管理办法,以及人体器官捐献信息管理平台。

    今年,湖北省还设立了人体器官捐献者的人道救助基金,省红十字会表示,还将继续做好人道救助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地将人道补助发放到贫困的捐助者家庭。“为了表达对捐献者的尊重,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建缅怀纪念广场。也会申请定一个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纪念日,那一天全社会都将记得、纪念这些大义的捐献者,并逐步开启网络纪念等缅怀活动。”张钦说,将规定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一个专属区,用于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并在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的村卫生室也设置专题宣传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器官捐献的知识。

    在人生最为难最痛苦的时刻,他们和他们的家属选择了为他人着想,挽救他人的生命。他们这种舍己为人的行为深刻体现了人道、奉献、博爱的崇高精神,展示了人性最善良和最美好的一面,彰显了社会温情和人间大爱!器官捐献不仅仅是保障和挽救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还是树立大国形象的需要,更是发扬人道、博爱和奉献精神,提升道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的需要!生命的复苏,有他们的关爱与奉献,生命因爱开始,因关注而成长,因他们的精神而延续……”

08.jpg

 

0901.jpg

0903.jpg

0905.JPG

0904.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